日晡斋閤响铃绦,鞅掌文书尚坐曹。
吏困行移愁脱腕,侯勤剖决快挥毫。
维摩正为众生病,太守胜如从事劳。
愿养精神需大用,款陪齐客醉醇醪。
日晡斋閤响铃绦,鞅掌文书尚坐曹。
吏困行移愁脱腕,侯勤剖决快挥毫。
维摩正为众生病,太守胜如从事劳。
愿养精神需大用,款陪齐客醉醇醪。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迈的作品,名为《呈竹轩张史君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书法和学问的热爱,以及对于官场生活的辛酸体验。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书房内外的景象:“日晡斋閤响铃绦,鞅掌文书尚坐曹。”这里,“日晡”指阳光透过窗棂投射在书案上的温暖光线;“斋閤”则是书房的雅称;“响铃绦”可能是室内装饰的一部分,带有轻微的声响;“鞅掌文书尚坐曹”,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手握笔墨,在案几前沉思写作的情景。
接着,“吏困行移愁脱腕,侯勤剖决快挥毫。”这里,“吏困”表达了官员的辛劳与困顿;“行移”则是指书写或文书工作的繁忙;“愁脱腕”,形象地表现了长时间书写后的疲惫感;“侯勤剖决快挥毫”则展示了诗人对于处理公务时的专注和高效。
以下几句,“维摩正为众生病,太守胜如从事劳。”这里,“维摩”可能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修行以救渡众生;“正为众生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民间疾苦的关怀;“太守胜如从事劳”,则强调了作为官员的辛勤工作和坚持。
最后,“愿养精神需大用,款陪齐客醉醇醪。”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未来的重要时刻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且与朋友共同享受酒宴,抒情畅饮,以此来调剂官场生活的压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学问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仕途辛酸与精神寄托的深刻感悟。
淮之水,出自桐柏山,千盘万折流入江河间。
将军好文兼好武,清似流泉出山下。
手提长剑镇雄藩,马前奔走皆貔虎。
龙骧万斛出海洋,西略月窟东槫桑。
天弧夜半射天狼,鲸波帖帖青镜光。
归看山中恬淡水,方寸澄清亦如此。
方寸澄清亦如此,万岁千秋报天子。
由拳城外鸳鸯湖,鸳鸯交颈依菰蒲。
雄殁雌存形影孤,矢死不学双飞凫。
良人赠妾明月珠,嫁时系在红罗襦。
夫今在地妾有雏,卖珠日给堂上姑。
打门无吏夜索租,挑镫有女寒辟纑。
女工纺绩儿读书,妾死不惭泉下夫。
龙尾之山青蜿蟺,何年跃出东南天。
夸娥不能为之员,祖龙不能为之鞭。
雷公电母相后先,珠光璧采生重渊。
中有幽人颜色好,自采青芝拾瑶草。
大丹鍊就金芙蓉,世人得之如得宝。
我昨乘閒一访君,清昼柴扉封白云。
欲觅仙踪不知处,薜萝凉月秋纷纷。
我无隋侯珠,何以报区区。
明当南还大庾岭,青鸟来时须寄书。
宁上人,乃是妙喜之云孙。
西江一口吸不尽,又向玉溪寻白云。
玉溪澄澄清见底,千年?接曹溪水。
松风吹作海潮音,重重楼阁凌空起。
到寺欣逢大闰年,宝花如雨散诸天。
有约中秋月明夜,待余来问木樨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