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楼观》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楼观》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神仙避世守关门,一世沉埋百世尊。

旧宅居人无姓尹,深山道士即为孙。

天寒游客常逢雪,日暮归鸦自识村。

君欲留身记幽寂,直将山外比羌浑。

(0)
翻译
神仙选择隐居在深山,一生默默无闻却受人敬仰。
尹姓人家已不再居住,山中道士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寒冬时节游人常遇雪,傍晚归来的乌鸦熟悉村庄。
你若想记住这宁静与孤独,不妨将山外的世界比作喧嚣之地。
注释
神仙:指超脱尘世的高人。
避世:避开世俗生活。
关门:深山中的隐居地。
沉埋:默默无闻。
旧宅:过去的住宅。
居人:居住的人。
尹:古代常见的姓氏。
道士:修炼道术的出家人。
天寒:天气寒冷。
游客:过路的旅行者。
雪:冬季的降雪。
日暮:傍晚时分。
归鸦:傍晚归巢的乌鸦。
识村:熟悉村庄。
幽寂:寂静而幽深。
羌浑:边远或未开发的地方,这里比喻世俗世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楼观》中的其中一首。诗人以神仙隐居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景象。首句“神仙避世守关门”展现了神仙遁世隐居的生活态度,暗示了山中的清静与超脱。次句“一世沉埋百世尊”则强调了这种生活方式在世人眼中的崇高地位。

接下来两句“旧宅居人无姓尹,深山道士即为孙”,通过“尹”姓的消失和“道士”的身份转换,进一步突显出山中生活的独特性和与世隔绝的状态。诗人接着写到“天寒游客常逢雪,日暮归鸦自识村”,描绘了山中气候的寒冷和自然环境的宁静,以及游客与归鸦对山中环境的熟悉。

最后,诗人以“君欲留身记幽寂,直将山外比羌浑”作结,表达了对这种远离尘嚣、幽静寂寥生活的向往,认为山外的世界无法比拟这里的纯净和宁静。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辙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欣赏。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无题

小院疏枝衬日西,阶前俯首莫沉迷。

碎红风里坚心守,衔绿檐头远景啼。

踱步鞋痕师禀气,居身境界辟新蹊。

古今代谢歌新韵,辩证思维好坏携。

(0)

题画·其十七桑维翰铁研图

书生豪气压千军,示者扶桑一卷文。

铁研未穿时世改,功名回首信浮云。

(0)

枯木竹石图

绿云飞兴风翎长,翠葆轻摇玉节香。

旧曲不弹瑶瑟怨,秋风秋雨梦潇湘。

(0)

定风波

长日身边一事无。放痴儿子走相扶。

不道牵衣缘底事。笑指。杖藜门外看平湖。

好借西邻霜羽鹤。更著。青松和月两三株。

一片春风千古意。请倩取。龙眠作个寿星图。

(0)

沁园春

好没来由,名利区区,几时尽头。

算荣华富贵,名高位显,妻儿艳女,肯做持修。

冷淡玄门,清虚妙道,苦涩难行孰意留。

修行路,悟轮回生死,有分仙流。除身尽是闲愁。

猛割断冤情去便休。

顶青巾布素,随缘度日,逍遥云水,物外遨游。

闲里寻闲,损之又损,火灭烟消绝外求。

将归去,这酆都路变,蓬岛瀛洲。

(0)

一枝春

甲子天元,遇明朝圣代,神仙出世。

仙师密遣,故我水云东历。

山遥路远,渡难阻、岂辞迢递。

惟念念,人人未悟,虚华恋著家计。

轮回最苦省悟,照前贤作用,如何脱离。

尘缘屏绝,渐迤可亲玄理。

功成气结,得指日、身超仙位。

归去后,鸾鹤引赴,蓬莱真会。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