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无住道人徐孟孺》
《赠无住道人徐孟孺》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汝不从相生,亦不从相灭。

云胡为相住,幻作一切法。

有住闇室中,触眼不见物。

无住日丽天,畴能遁毫发。

六用时现前,真空了不涉。

超然三界外,何縳亦何脱。

我本绮语人,年来畏犁舌。

为汝说无住,乃至无可说。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赠无住道人徐孟孺》。诗中探讨了“无住”的概念,即在佛教中表示的“不住相”或“不住于任何事物”,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首句“汝不从相生,亦不从相灭”,提出“无住”的核心思想,即不存在任何固定的自我或事物,生命和存在都是流动和变化的。接着,“云胡为相住,幻作一切法”,进一步阐述了世间万物皆为虚幻,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

“有住闇室中,触眼不见物”,描述了在封闭、黑暗的空间里,即使外界有物,也无法被感知。这象征着当心灵被束缚时,无法认识到世界的真相。而“无住日丽天,畴能遁毫发”则表明,在光明的天空下,任何微小的事物都无法逃脱观察,暗示了心灵自由时对世界万物的洞察力。

“六用时现前,真空了不涉”,提到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感官作用(六用)显现,但真正的“真空”状态——即超越物质和现象的本源——并不被触及。这反映了追求真理的过程,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觉知的重要性。

“超然三界外,何縳亦何脱”,表达了超越世俗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的状态。在“三界”之外,没有任何束缚和解脱的概念,意味着彻底的自由和平静。

最后,“我本绮语人,年来畏犁舌”,诗人自谦自己曾是善于言辞之人,但近年来害怕言语带来的伤害,可能是指对言语力量的反思,以及对表达方式的谨慎选择。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比喻和对比,深刻地探讨了“无住”的哲学思想,以及心灵自由与超越世俗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自饶州之广信舟中杂咏·其一

水碧沙明路,丹枫白雁天。

才携谢公屐,又泛米家船。

宿鹭窥渔火,昏鸦带暝烟。

归帆曾此泊,弹指八年前。

(0)

灞陵怨别·其三

冷落东风万柳丝,销魂桥上立多时。

酒痕狼藉春衫湿,休唱何戡绝妙词。

(0)

宣府·其二

宣仗离宫建羽旄,当年巡幸肃弓刀。

却来御苑怜黄土,谁使将军号赭袍。

罽幕寒支碱碛远,花台秋飐隼旗高。

鹰坊虎圈悲风起,和入长松作怒涛。

(0)

聊城怀鲁仲连

六国无奇士,先生世所倾。

雄谈却秦帝,飞矢下聊城。

玉貌千秋重,金章一笑轻。

祇今东海水,浩浩有余清。

(0)

八月七日同澹人平山堂访桂·其三

香气空中来,欲著游人衣。

入门树下坐,树老花半稀。

淮南古名胜,小山今是非。

此桂占此境,知复谁所遗。

婆娑莫叹息,外瘠中愈肥。

不见欧公柳,长对吴岫微。

(0)

感怀

回首家何在,孤舟客可怜。

梦魂惊子夜,须发感丁年。

锥卓应无地,萍浮只信天。

所嗟亲已老,生计尚茫然。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