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芸如苜蓿,生在蓬藋中。
草盛芸不长,馥烈随微风。
我来偶见之,乃稚彼蘙蒙。
上当百雉城,南接文昌宫。
借问此何地,删修多钜公。
天喜书将成,不欲有蠹虫。
是产兹弱本,茜尔发荒丛。
黄花三四穗,结实植无穷。
岂料凤阁人,偏怜葵叶红。
有芸如苜蓿,生在蓬藋中。
草盛芸不长,馥烈随微风。
我来偶见之,乃稚彼蘙蒙。
上当百雉城,南接文昌宫。
借问此何地,删修多钜公。
天喜书将成,不欲有蠹虫。
是产兹弱本,茜尔发荒丛。
黄花三四穗,结实植无穷。
岂料凤阁人,偏怜葵叶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在唐代书局丛莽之中意外发现一株芸香的经历。他注意到芸香虽生长在蓬蒿杂草之间,却依然顽强地散发出馥郁的香气,象征着其坚韧的生命力。这株芸香位于城墙脚下和文昌宫旁边,显示出其所在之地的不凡。诗人询问此地的主人,得知是学问大家在此精心修缮,以防止书籍受蛀虫侵害。芸香的种子虽微小,却能繁衍出众多的黄花和果实,寓意知识的传承与生生不息。
最后,诗人感叹,连朝廷官员也对这平凡的芸香心生喜爱,特别是它的红叶,象征着即使在平凡中,也有值得欣赏和珍视的美好。整首诗通过芸香的形象,寓言了知识的珍贵和传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