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陈太史所筑凌云亭四首·其二》
《赋陈太史所筑凌云亭四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宰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吏退庭空一径深,交柯密叶布繁阴。

婆娑谁识先生意,恐负当时庇物心。

(0)
注释
吏退庭:官员退下后。
空:显得。
径深:小路深深。
交柯密叶:枝叶交错。
布繁阴:浓荫密布。
婆娑:孤独的身影。
谁识:谁能理解。
先生意:先生的心意。
恐负:恐怕辜负。
当时:当初。
庇物心:庇护万物的心愿。
翻译
官员退下后,庭院显得格外寂静,小路深深,枝叶交错,浓荫密布。
谁能理解先生的孤独身影,他恐怕辜负了当初庇护万物的心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静谧的庭院景象。"吏退庭空一径深"表达了在官员退下之后,庭院变得清净而且道路显得格外深长。这不仅是对空间的描述,也反映出一种时间上的宁静和孤独。"交柯密叶布繁阴"则生动地描绘了树木间枝叶相互缠绕,形成一片浓密的阴凉之处,这种景象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营造出一种避暑求凉的氛围。

诗中的"婆娑谁识先生意"则是对主人或园主心意的一种疑问。这里的"婆娑"形容声音轻细,可能是在提醒读者注意到庭院中某种细微的声音,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寻求理解和沟通的心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主人内心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最后两句"恐负当时庇物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担忧。这里的"恐负"意味着害怕辜负,而"庇物"则是指保护或庇护世间万物。诗人担心自己不能完全理解和实现主人对于庭院、自然乃至于世界的深远意图和保护之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对自然与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和尊重。

作者介绍
刘宰

刘宰
朝代:宋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其一拒霜

木杪芙蓉花,开非红艳早。

常畏晚霜寒,朱华竞衰草。

(0)

酒泉子·其一

霜护云低,竹外斜枝初璀璨,仙风吹堕玉钿新。

度清芬。叹寒冰艳了无尘。

不占纷纷桃李径,一庭疏影冷摇春。月黄昏。

(0)

玉楼春·其二

佳时莫放游鞍倦。梅润清薰随处宴。

不妨一半雨兼风,况对有情莺与燕。

琼艘百柁花千点。肯使笙歌容易转。

兴来人事酒消磨,谁问蚊雷和蚁战。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十七

弃官了无事,饭馀心境空。

清琴或数弄,浊酒时一中。

人生苦不闲,得闲须从容。

闭门适吾乐,三籁皆同功。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三十八

平生有知旧,相望顿以疏。

卧念十日雨,谁寄一行书。

景已来白雁,诗漫如黄初。

不忘剡溪棹,且策雪中驴。

(0)

题人画扇十首·其二牛

一川芳草接浓云,拂地垂杨带雨昏。

蓑笠不堪牛背湿,迎风呼犊趁柴门。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