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芳草接浓云,拂地垂杨带雨昏。
蓑笠不堪牛背湿,迎风呼犊趁柴门。
一川芳草接浓云,拂地垂杨带雨昏。
蓑笠不堪牛背湿,迎风呼犊趁柴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面。"一川芳草接浓云",诗人以开阔的视野,展现出一片连绵的青草地与低垂的乌云相接,营造出一种湿润而略带阴郁的氛围。"拂地垂杨带雨昏"进一步描绘了垂柳在细雨中轻轻摇曳,仿佛与地面相触,增添了朦胧和静谧感。
接下来的两句"蓑笠不堪牛背湿,迎风呼犊趁柴门"则转向了具体的场景:农夫穿着蓑衣,斗笠上沾满了雨水,他牵着牛,尽管衣物已湿透,但仍急切地呼唤着牛犊,赶往家中的柴门。这体现了农人的辛劳和对家的归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农耕图景,展现了宋朝农村的生活状态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