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谷歌残返旧蹊,园庐寂寞半蒿藜。
忧时顿觉愁如海,对客何能醉似泥。
春去春来人渐老,城南城北望犹迷。
鼓鼙一概旌旗满,何日车书混僰鞮。
同谷歌残返旧蹊,园庐寂寞半蒿藜。
忧时顿觉愁如海,对客何能醉似泥。
春去春来人渐老,城南城北望犹迷。
鼓鼙一概旌旗满,何日车书混僰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的《次韵陈登父送春有感》。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春去春来、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期盼。
首句“同谷歌残返旧蹊”,诗人以“谷歌”比喻春光的消逝,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惋惜之情。接着,“园庐寂寞半蒿藜”一句,通过描绘荒芜的园舍和杂草丛生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尽后的凄凉氛围。
“忧时顿觉愁如海”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局的忧虑,如同大海般深沉的愁绪。紧接着,“对客何能醉似泥”则以反问的形式,揭示了诗人即使在朋友面前也难以掩饰内心的沉重与疲惫。
“春去春来人渐老”一句,感叹时间的无情流逝,暗示了岁月不待人的道理。最后,“城南城北望犹迷”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尽管道路遥远,但心中的期盼却未曾减弱。
“鼓鼙一概旌旗满,何日车书混僰鞮”两句,以战争的场景象征国家的分裂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统一的强烈愿望。其中,“车书混僰鞮”意指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寄托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和谐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寄托了其对国家统一、民族和谐的深切期盼。
忆昨宣和末,群凶聚韦羌。
一朝逻巡尉,州县皆皇皇。
居民弃家走,元稚纷抢攘。
我时遭劫逐,与子空相望。
及兹建炎始,叛卒起钱塘。
初闻杀长吏,寻亦及冠裳。
死者不为怪,生者反异常。
子在贼围中,不知存与亡。
出处虽异域,阽危多备尝。
骨肉非不亲,患难各自当。
回思见贼日,岂谓免杀伤。
安知出深壁,犹得还故乡。
争言不死状,失声惊四旁。
馀生偶然遂,万事皆可忘。
会我试新秫,放怀坐中堂。
庭梧露舛碧,砌菊风催黄。
年华意未晚,蟋蟀已近床。
对此复何待,五觞至十觞。
歌声咽寒月,舞袖破夜霜。
岂无少年态,一醉乃尔狂。
此徒为酒使,酒力安得长。
灯影照鬓发,百忧在中肠。
干戈时未息,盗贼势益张。
与子归何处,相看两茫茫。
《会侄书》【宋·左纬】忆昨宣和末,群凶聚韦羌。一朝逻巡尉,州县皆皇皇。居民弃家走,元稚纷抢攘。我时遭劫逐,与子空相望。及兹建炎始,叛卒起钱塘。初闻杀长吏,寻亦及冠裳。死者不为怪,生者反异常。子在贼围中,不知存与亡。出处虽异域,阽危多备尝。骨肉非不亲,患难各自当。回思见贼日,岂谓免杀伤。安知出深壁,犹得还故乡。争言不死状,失声惊四旁。馀生偶然遂,万事皆可忘。会我试新秫,放怀坐中堂。庭梧露舛碧,砌菊风催黄。年华意未晚,蟋蟀已近床。对此复何待,五觞至十觞。歌声咽寒月,舞袖破夜霜。岂无少年态,一醉乃尔狂。此徒为酒使,酒力安得长。灯影照鬓发,百忧在中肠。干戈时未息,盗贼势益张。与子归何处,相看两茫茫。
https://shici.929r.com/shici/q9aY2Sq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