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卧松江,一苇航大河。
岂如此安稳,无复畏风波。
幽香萃花岛,鱼藻旨且多。
徙倚小栏曲,月色透薜萝。
长虹卧松江,一苇航大河。
岂如此安稳,无复畏风波。
幽香萃花岛,鱼藻旨且多。
徙倚小栏曲,月色透薜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水边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长虹卧松江”,以“卧”字生动地描绘了彩虹横跨松江的景象,既展现了彩虹的悠长与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悠远与空间的广阔。接着,“一苇航大河”,用“一苇”形容船只之小,却能航行于浩瀚的大河之上,象征着人虽渺小,但也能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穿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冒险精神的向往。
“岂如此安稳,无复畏风波”,诗人对比了外界的动荡与内心的平静,强调了心灵的安定比外在的风浪更为重要,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重视和追求。
“幽香萃花岛,鱼藻旨且多”,描绘了花岛上的幽静与生机,香气四溢,鱼藻丰富,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诗人对生活富足与美好的向往。
“徙倚小栏曲,月色透薜萝”,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夜晚的水阁,诗人倚靠在曲折的小栏杆上,月光透过薜萝洒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一场景不仅美轮美奂,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边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内心世界和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望夷宫中箭如雨,芒砀山前五云起。
沛公提剑走咸阳,百二河山属真主。
乌骓已逝走狗烹,威加四海来故乡。
台前父老奉觞寿,酒酣激烈歌声长。
高皇龙去台应朽,猛士何人四方守。
落日悲风动地来,萧萧但见台前柳。
岂不闻姑苏草长游糜鹿,铜爵年深野狐哭。
唯有陶唐三尺阶,千载人思太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