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钟寺纪缘图》
《钟寺纪缘图》全文
清 / 汤贻汾   形式: 古风

不鸣则已鸣惊人,钟楼寺钟必有神。

少小离乡归白发,此钟不是当年物。

杜夔柴玉姓氏新,受二千斛重万钧。

蛟龙夜愁山谷震,力敌鲸鱼不能奋。

阇黎抱钟饥乱号,撞破头颅人莫问。

我时到寺日正中,一楼扃固尘埃封。

蒲牢则瘖佛不聋,劝僧竭力敲顽铜。

意诚从古感金石,百万金钱忍空掷。

不然飞去洪涛中,未必归来风雨夕。

更数百手如撞莛,雷霆忽发铜山崩。

万人堵集咸疑惊,适从何来此老伧。

一日喧传遍城郭,疑我前身大乘僧。

孙郎作歌诧奇事,咄咄千言神鬼悸。

世间万事皆偶然,其中或亦关因缘。

贱子无聊博游戏,岂有回天神术异。

佛非无力假手我,知我胸多不平气。

升沈显晦各有时,不遇其人姑待之。

穆然语默两不苟,纳纳乾坤此我师。吁嗟乎!

大梦纷纷醒谁早,庸人转厌钟声扰。

平生欲鸣君岂知,一卧沧江十年老。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汤贻汾的《钟寺纪缘图》描绘了一幅寺庙钟声引发的奇特故事。首句“不鸣则已鸣惊人”,以钟声比喻人的才华或力量,暗示一旦展现就会令人震惊。接着,诗人通过“钟楼寺钟必有神”表达对钟声神奇力量的敬畏。

诗中提到钟声唤起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少小离乡归白发”,感叹岁月流逝。钟声也象征着变化,“此钟不是当年物”,暗示世事变迁。杜夔柴玉是钟的主人,他倾尽全力敲击,钟声威猛如蛟龙撼动山谷,甚至能震慑鲸鱼。

然而,钟声也曾带来苦难,如“阇黎抱钟饥乱号”,反映出生活的艰辛。诗人鼓励僧侣敲钟,认为真诚的力量可以感动天地,即使金钱再多也不应浪费。他还自嘲说,自己只是借此寻求消遣,而非拥有神奇的能力。

最后,诗人感慨人生无常,钟声虽引起轰动,但世人往往不解其意,庸人厌烦。他以“一卧沧江十年老”表达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以及对鸣钟寓意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以钟寺为线索,寓言般地探讨了人生的起伏、命运的无常和因缘的奇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介绍

汤贻汾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六言四首·其三

乌有翁边贳酒,无何乡里寻花。

把定东风一笑,今年别是生涯。

(0)

六言六首·其四

风细飞花相逐,林深啼鸟移时。

客至旋开新茗,僧归未拾残棋。

(0)

醉倒歌

曩时对酒不敢饮,侧睨旁观皆贝锦。

狂言欲发畏客传,一笑未成忧祸稔。

如今醉倒官道边,插花不怕颠狂甚。

行人唤起更嵬昂,牧竖扶归犹踔踸。

始知人生元自乐,误计作官常懔懔。

秋毫得丧何足论,万古兴亡一酣枕。

(0)

暇日弄笔戏书三首·其二

草书学张颠,行书学杨风。

平生江湖心,聊寄笔砚中。

龙蛇入我腕,疋素忽已穷。

馀势尚隐辚,此兴嗟谁同。

(0)

偶观旧诗书叹

吾道运无积,何至堕畦畛。

醯鸡舞瓮天,乃复自拘窘。

外物岂移人,子顾不少忍。

鹤井与狐妖,正可付一哂。

繁华梦境闹,零乱空花霣。

可怜憨书生,尚学居易稹。

我昔亦未免,吟哦琢肝肾。

落笔过白雨,聚稿森束笋。

幸能悟差早,念念常自悯。

安得从硕儒,稽首谢不敏。

(0)

闻里中有斗者作此示之

老翁无所长,惟是更事多。

生世与人处,乌可伤至和。

秋毫不能忍,平地寻干戈。

唾面听自乾,彼忿自消磨。

乡邻皆世旧,何至誓弗过。

勖哉养子寿,它年住鸡窠。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