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风袅娜.正月十二日同陆翼王宋既庭吴志伊庆百徐大文叶九来道子李秋森游白塔旃檀诸寺》
《春风袅娜.正月十二日同陆翼王宋既庭吴志伊庆百徐大文叶九来道子李秋森游白塔旃檀诸寺》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春风袅娜

被东风入户,唤作春游。新霁动,峭寒收。

望峥泓太液,龙堂凤艒,参差上苑,碧甃铜沟。

元夜风光,天家亭馆,树已将花人少愁。

帽影带晴薰御陌,鞭丝和暖糁皇州。

经过旃檀绣刹,莲幢芝盖,行人说、翠辇常留。

金犊稳,雪蛾柔。一车莺燕,十里骅骝。

旧族崔卢,花翎茜袖,新妆秦虢,秀鬋明眸。

独怜高处,有塔铃碎语,当年此地,辽后妆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游春的情趣,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氛围与人文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风轻拂、万物复苏的景象,以及人们在春日里游园赏花的愉悦心情。

“被东风入户,唤作春游”,开篇即以春风入室,引出春游的主题,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接下来,“新霁动,峭寒收”则描绘了雨后的清新与冬日的渐行渐远,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望峥泓太液,龙堂凤艒,参差上苑,碧甃铜沟”,通过描绘皇家园林的壮丽景色,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

“元夜风光,天家亭馆,树已将花人少愁”,这里不仅描绘了夜晚的美景,还通过“树已将花”暗示了春天的来临,而“人少愁”则表达了人们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帽影带晴薰御陌,鞭丝和暖糁皇州”,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通过人物的装束与活动,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繁华。

“经过旃檀绣刹,莲幢芝盖,行人说、翠辇常留”,这一段描述了游春途中所见的寺庙与华丽的车辆,体现了春天中的人间烟火与宗教文化。“金犊稳,雪蛾柔。一车莺燕,十里骅骝”,通过动物与车辆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热闹。“旧族崔卢,花翎茜袖,新妆秦虢,秀鬋明眸”,这里通过不同阶层的人物装扮,展现了春天中社会各阶层的欢愉与和谐。

最后,“独怜高处,有塔铃碎语,当年此地,辽后妆楼”,诗人以一种淡淡的哀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魅力与游春的乐趣,是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再和倒用前韵

天官垂象焕空青,会合徒闻帝子灵。

三武夜开千石簴,两旗晨轙七香軿。

房帷瓜果纷祠祀,霄汉云霓隔晦冥。

惆怅多忧江海客,登楼独自看台星。

(0)

送僧家奴参政赴河东宣慰使

晨登晋阳山,西北望云中。

大漠造瀚海,重关阻飞鸿。

昔为征戍场,今见车轨同。

相公奉明诏,分符揔元戎。

赋诗睇行云,□□□坐弓。

天子万岁寿,垂拱明光宫。

(0)

题柯敬仲墨竹花石

红桃花夭夭,绿竹叶薿薿。

水边石上相依倚,恰似佳人配君子。

奎章博士丹丘生,宝书鉴尽芸阁清。

染朱涅翠归墨笔,收入造化无逃形。

烟浓风暖春如醉,竹有哀音花有泪。

花枯竹死今几年,空留手迹令人怜。

(0)

双带子·其二

结得同心欲寄郎,还将双带剌鸳央。

殷勤祝付西归燕,一纸书缄泪两行。

(0)

山鹧鸪·其二

鹦鹉能言百鸟惊,鹧鸪叫噪阻人行。

珊瑚软语呈娇媚,不似班鸠得拙名。

(0)

江南弄七首·其三

湖波澄明日色鲜,画鹢相随出采莲,娇红曼绿斗春妍。

斗春妍,倚徘徊,今朝花尽且归去,明日更有新花开。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