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帷木榻想贻淳,圣日常悬丽柍桭。
六十一年兹惕息,百千万世永昭仁。
好书敢谓承先志,新德惟期澡我身。
檐向周庐列书室,每闻佔毕达枫宸。
芸帷木榻想贻淳,圣日常悬丽柍桭。
六十一年兹惕息,百千万世永昭仁。
好书敢谓承先志,新德惟期澡我身。
檐向周庐列书室,每闻佔毕达枫宸。
此诗出自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之手,名为《昭仁殿乾清宫之东簃》。诗中描绘了对昭仁殿内温室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芸帷木榻想贻淳”,以“芸帷”和“木榻”描绘了温室内的简朴与宁静,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圣日常悬丽柍桭”一句,通过“圣人”与“丽柍桭”的对比,展现了对先贤智慧的崇敬与向往。
接着,“六十一年兹惕息,百千万世永昭仁”两句,表达了对过去六十年时光的回顾与警醒,以及对未来千秋万代的仁爱之心的期许。诗人以“好书敢谓承先志,新德惟期澡我身”自勉,强调了继承先辈遗志的决心与自我道德修养的追求。
最后,“檐向周庐列书室,每闻佔毕达枫宸”描绘了温室周围排列着书室的情景,每当听到读书声便能直达皇宫,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教育的重视。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乾隆皇帝作为一代明君的深邃思考与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