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时乐宦达,既达贵蚤休。
东门两归客,冉冉不可留。
大夫名贤后,出处亦俱优。
筑室在何许,南郭林塘幽。
安车摇佩鱼,步屧随杖鸠。
胜日至佳客,欢颜终献酬。
鄙人最樗散,世用一何缪。
政以无事身,尊俎常见收。
令年扫三径,近不隔虎丘。
欲问杜陵老,来往几风流。
逢时乐宦达,既达贵蚤休。
东门两归客,冉冉不可留。
大夫名贤后,出处亦俱优。
筑室在何许,南郭林塘幽。
安车摇佩鱼,步屧随杖鸠。
胜日至佳客,欢颜终献酬。
鄙人最樗散,世用一何缪。
政以无事身,尊俎常见收。
令年扫三径,近不隔虎丘。
欲问杜陵老,来往几风流。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文人对官场与隐逸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的向往。诗人刘跂通过“逢时乐宦达,既达贵蚤休”表达了对官场的追求与对功成名就后的退隐生活的向往。接着,“东门两归客,冉冉不可留”描绘了两位功成身退的官员形象,他们不再为官场所累,逐渐远离尘嚣。
“大夫名贤后,出处亦俱优”赞扬了这些官员不仅在仕途上表现出色,在选择隐退时也做出了明智的选择。他们选择了宁静的居所,“筑室在何许,南郭林塘幽”,远离喧嚣,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安车摇佩鱼,步屧随杖鸠”描绘了他们在隐居生活中的悠闲自得,以安逸的方式度过余生。他们与朋友相聚,“胜日至佳客,欢颜终献酬”,享受着友情与欢聚的乐趣。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鄙人最樗散,世用一何缪”。他自谦为“樗散”,即无用之人,感叹自己在世间的用途与价值。尽管如此,他依然能在“政以无事身,尊俎常见收”的场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被接纳与尊重。
最后,“令年扫三径,近不隔虎丘”表明他今年也在清理自己的园地,接近自然,享受与虎丘(苏州名胜)的亲近。他渴望了解杜甫(杜陵老)的生活,探讨那些充满风流韵事的日子,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生活状态的向往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官场与隐逸生活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友情、自然与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
鹫岭开雕宇,龙宫隐绛霞。
地传中宿峡,林侣上清家。
梵语元通汉,炎荒尽入华。
瑶岑迎户矗,金涧绕岩斜。
寺古山偏胜,溪回路转遐。
鱼童搴藻带,鹿女献菩花。
风辔翔霄鹤,云乘上汉槎。
香烟团座盖,宝雾锁窗纱。
日暖多游骑,时清罢建牙。
青鸳瞻万栱,白马演三车。
蒲塞浆为露,桑门饭有麻。
瀑珠凝瑞草,涧玉浥仙葩。
径狭飞旌旆,坰长叠鼓笳。
慈航归未定,觉海思无涯。
衣钵从师授,何劳问释迦。
独漉独漉,摩肩击毂。但欲去速,不忧车覆。
有狐绥绥,阪田之垂。我欲疾驱,手无戈殳。
煌煌黼裳,翩翩四牡。出入道途,称者盈口。
敝裘毁车,谁知贤愚。珠玉在途,瓦砾何殊。
原也悬鹑,于彼蓬蒿。端木驷马,举世贤豪。
嗟念古人,竭力躬耕。一日及养,三公匪荣。
富不可求,荣不可冒。我岂不闻,我不敢告。
富而可求,智者媚灶。从吾所好,卿勿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