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掬精神迥出尘,懒翁自是不凡人。
渊明松菊径犹绿,灵运池塘草正春。
已把芝田栽枸杞,不将苔砌展蒲轮。
家传衣钵归龙凤,自指冰壶嗣颍滨。
一掬精神迥出尘,懒翁自是不凡人。
渊明松菊径犹绿,灵运池塘草正春。
已把芝田栽枸杞,不将苔砌展蒲轮。
家传衣钵归龙凤,自指冰壶嗣颍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他对自然界的深切情感。"一掬精神迥出尘,懒翁自是不凡人"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世俗束缚的超脱,以及对懒翁这种不寻常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接着,"渊明松菊径犹绿,灵运池塘草正春"写出了懒翁居住之地的自然景象。渊明是三国时期的著名隐逸嵇康,他喜欢种植松树和菊花,这里提及渊明,是在暗示诗中的懒翁也同样是一位追求高洁、热爱大自然的人。而"径犹绿,草正春"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个季节的景色。
"已把芝田栽枸杞,不将苔砌展蒲轮"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懒翁对生活自给自足、不追求物质享乐的态度。这里提到的“芝田”和“枸杞”都是珍贵的药材,表明诗人在山中过着自食其力的清贫生活。
最后两句"家传衣钵归龙凤,自指冰壶嗣颍滨"则透露出诗人的家庭背景可能是世代书香或官宦之家,但他却选择了退隐的道路。"冰壶"常用来形容清廉、不染尘俗,而"嗣颍滨"则是一种山中的清泉,暗示诗人已融入自然之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懒翁生活环境和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
六载烟尘暗江浒,雕阑十二春无主。
累累军前半死生,桃花血渍燕支土。
落花飞絮总成尘,青冢还留现在身。
祇惊赤白囊中羽,误作丹青画里因。
高阳老人能任侠,间关万里随俘获。
气激情亲解动人,相逢燕市悲歌客。
白头宫监住京华,慷慨曾传古押衙。
金钱自系将军树,婉娈时回阿母车。
感君高谊为君起,尽解金羁脱胥靡。
从知今日庆其苏,敢忆当年叹如毁。
别有延陵一片心,莺雏燕老信沈沈。
与君同和南飞曲,脱叶随风识故林。
枣边柳边木耳生,稻粳畦外小船行。
量晴野老方愁雨,多少荒陂不可耕。
病因饮酒得,病愈酒难忘。
故人知我癖,贻我书八行。
劝我申酒戒,毋为狂药伤。
当此秋清夜,明月白露光。
白露沾我衣,明月照我床。
焚香不能寐,怀人天一方。
虫声正聒耳,修夜殊未央。
此际若不饮,余生何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