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看银台吐绛花,晓闻灵鹊噪檐牙。
民安足遂中心愿,年壮何妨到处家。
得失纷纷随梦蝶,公私扰扰付鸣蛙。
晚香好在东篱菊,相伴秋霜入鬓华。
夜看银台吐绛花,晓闻灵鹊噪檐牙。
民安足遂中心愿,年壮何妨到处家。
得失纷纷随梦蝶,公私扰扰付鸣蛙。
晚香好在东篱菊,相伴秋霜入鬓华。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观灯花和清晨听到喜鹊报喜的场景,诗人以"夜看银台吐绛花"形象地写出灯火辉煌的景象,"晓闻灵鹊噪檐牙"则寓意吉祥之事将至。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百姓安居乐业的期盼,认为年纪轻壮不必拘泥于一处,四处为家亦无妨。他对人生的得失看得较为淡然,比喻为梦境中的蝴蝶,而琐事纷扰则任由蛙鸣消解。最后,他寄情于晚秋的东篱菊花,即使岁月流逝,白发添霜,仍有菊花为伴,暗含诗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闲适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哲思与淡泊情怀。
百川各分流,至海皆同源。
傥于中道画,潢污无本根。
子今始滥觞,如河发昆崙。
勿作涧溪止,当规溟海尊。
谁谓水至弱,盖有刚者存。
批岩仍抉石,万里争东奔。
朝来示我书,此意固已原。
可鄙枨也欲,奚为丘之门。
愿子更践履,岂云但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