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释僧肇》
《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释僧肇》全文
唐 / 慧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般若唯绝凿,涅槃固无名。

先贤未始觉,之子唱希声。

秦王嗟理诣,童寿揖词清。

徽音闻庐岳,精难动中京。

适验方袍里,奇才复挺生。

(0)
注释
般若:智慧,特别是佛教中指洞察事物本质的最高智慧。
绝凿:彻底破除,毫无保留地消除。
涅槃:佛教用语,指超脱生死轮回的境界。
固无名:本来就没有名字,无法用言语表达。
先贤:古代的圣贤。
未始觉:未曾完全觉悟或理解。
之子:此人,指某位有才德的人。
唱希声:发出稀有、不常听见的声音,比喻提出独特见解。
秦王:这里特指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嗟理诣:感叹于道理的深刻和到达的境界。
童寿:可能指某位智者或和尚的别称,具体人物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揖词清:言辞清晰、恭敬。
徽音:美好的名声。
庐岳:庐山,中国著名山脉,此处代指隐逸之地或高洁之境。
精难动中京:精深的教义难以影响到繁华的京城,中京通常指国都。
适验:恰好验证。
方袍:僧衣,代指僧人。
奇才:非凡的才能。
挺生:脱颖而出,突然出现。
翻译
只有智慧能彻底破除偏见,真正的解脱本就无需言说。
古代圣贤未曾完全觉悟,是您唱出了这罕有的真理之声。
秦始皇感叹于道理的深奥,童寿以清晰的言辞致敬。
美好的名声传至庐山,精深的教义难以触动繁华的京城。
恰好在僧衣之中得到了验证,奇异的才华再次崭露头角。
鉴赏

此诗为唐代僧人慧宣所作,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全诗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佛学中的般若智慧与涅槃之道,以及对古圣先贤的追寻与赞美。

“般若唯绝凿,涅槃固无名。”此两句开宗明义,指出了般若智慧是最高无上的,不可企及,它如同一把锐利的凿子,可以穿透世间一切迷雾。而涅槃,则是佛教中所说的至高境界,无名无相,没有可以言传的特定名称。

“先贤未始觉,之子唱希声。”这里颂扬了古代圣贤,他们对于宇宙人生的深刻洞察,如同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后世。而诗人自称"之子",意指自己是他们精神上的继承者,以清新脱俗的声音歌颂这份智慧。

“秦王嗟理诣,童寿揖词清。”秦王可能指的是古代的统治者,他们对于道德修养有所追求,通过诣谤来表达对真理的渴望。童寿则是一位道家人物,以其长寿著称,而"揖词清"表现了他对于清净之道的执着。

“徽音闻庐岳,精难动中京。”这里的“徽音”指的是美好的声音或教诲,这声音传播至庐岳山脉,象征着教义的深远影响。"精难动中京"则是说这些高深莫测的道理,即便在繁华的都市中心,也能激起人们内心的波澜。

“适验方袍里,奇才复挺生。”诗人通过"适验"一词表达了对佛法真理的亲身体验,而"方袍"象征着僧侣的简朴生活。最后,"奇才复挺生"则预示着在这样的修行环境中,新的、不寻常的才能和智慧将会不断涌现。

整首诗通过对佛学高深理念的探讨与颂扬,展现了作者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与向往,以及对先贤之道的敬仰。

作者介绍

慧宣
朝代:唐

常州法师,与道恭同召,活跃于太宗贞观年间,生平事迹不详,留有是诗三首。
猜你喜欢

钱江阴挽词·其一

庾岭梅花暖,贤侯惠爱深。

精神虽满腹,抚字亦劳心。

九转竟难遇,二毛何遽侵。

伤哉东逝水,无复大江阴。

(0)

资圣寺

野溪清浅度危桥,径策枯筇上紫霄。

晓雾暗蒸山寺雨,松风深隐海门潮。

浮杯水涨人何在,洗钵池清意已消。

又上乐亭基上望,云山万里更逍遥。

(0)

赵县丞挽词

玉立佳公子,哦松始戍瓜。

拳拳饬边琐,寸寸画江沙。

慷慨志忧国,清修僧在家。

送行诗尚湿,身世遽空华。

(0)

范致政挽词·其二

酒后升平曲,闲中安乐窝。

千金曾累致,一醉竟无何。

老骥志空在,孤鸾悲亦多。

相望才岁许,托体共山阿。

(0)

观文殿学士赵公挽词·其五

殄瘁人俱骇,伊余独永叹。

十年交义重,五日旧盟寒。

求去重维絷,欲归无羽翰。

佳城何处是,东盼涕汍澜。

(0)

天童玲珑岩

扪萝历栈上层峰,寖觉芒鞋踏半空。

七窍几时开浑沌,八窗无处不玲珑。

已欣古洞容身过,直恐丹丘有路通。

俯视人间懒归去,拂衣径欲御天风。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