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何似李陵台,一曲琵琶夜夜哀。
红粉青蛾安足惜,才人亦在白龙堆。
峨峨何似李陵台,一曲琵琶夜夜哀。
红粉青蛾安足惜,才人亦在白龙堆。
这首诗《青冢(其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峨峨何似李陵台”开篇,将青冢与李陵台进行对比,暗示了青冢的独特之处。接着,“一曲琵琶夜夜哀”描绘出青冢夜晚的凄凉景象,琵琶声声,仿佛诉说着无尽的哀伤。诗人通过“红粉青蛾安足惜”一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认为美貌与生命在历史长河中并不值得过分惋惜。最后,“才人亦在白龙堆”则进一步强调了青冢作为埋葬之地,不仅承载着女性的哀怨,也象征着才华横溢之士的最终归宿,暗含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以及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步出燕东门,海月聿已晓。
班马萧萧鸣,流猋来远道。
江湖深且长,南望令人老。
感彼荆卿徒,烈风世所少。
怀恩不返顾,长虹日中缟。
平原三千士,风期一旦扫。
咄嗟世上儿,论交何草草。
愿持岁寒心,皓首长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