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南中草木赊,搴帏随处见奇葩。
洞丁出箐常牵犬,溪女穿萍共采蛙。
橡叶覆田将布谷,松毛拂地欲栽茶。
致身霄汉惭无术,独对青山感物华。
春尽南中草木赊,搴帏随处见奇葩。
洞丁出箐常牵犬,溪女穿萍共采蛙。
橡叶覆田将布谷,松毛拂地欲栽茶。
致身霄汉惭无术,独对青山感物华。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慨。首句“春尽南中草木赊”,点明季节与地点,春末时节,南国草木繁盛,生机勃勃。接下来,“搴帏随处见奇葩”一句,生动展现了作者在行进途中不经意间发现的美丽花朵,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惊喜与赞叹。
“洞丁出箐常牵犬,溪女穿萍共采蛙”描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场景,山洞里的工人带着狗出入,溪边的女子在水中采摘着青蛙和浮萍,生活虽简朴却充满和谐与自然的韵律。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橡叶覆田将布谷,松毛拂地欲栽茶”则进一步展示了农事活动的景象,橡树的叶子覆盖着田野,布谷鸟的啼鸣预示着播种的季节,而松毛拂地则暗示着茶树的种植,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与赞美。
最后,“致身霄汉惭无术,独对青山感物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达到更高境界的谦逊与自省,同时对眼前青山美景的深深感慨,流露出对大自然无限美好的敬畏之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文生活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
出山复入山,颠顿不知几。
瘦马怯孱颜,两毂斗石齿。
脱险就夷旷,泥行钝亦喜。
中轴忽摧折,轮转不逾咫。
劳薪不能言,事败悔方始。
解轭就牛车,落日照行李。
驶雨截山来,抔云翻墨起。
桥阻断虹边,路辨掣电里。
风吹只裯单,沾湿行未已。
将经沧海身,平地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