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自昔东阳胜,宾客偏于北海多。
四坐英标真倚玉,一时雄辨剧悬河。
淹留惭应三刀梦,岂弟仍传五裤歌。
更避正堂延盖老,待将清净继萧何。
溪山自昔东阳胜,宾客偏于北海多。
四坐英标真倚玉,一时雄辨剧悬河。
淹留惭应三刀梦,岂弟仍传五裤歌。
更避正堂延盖老,待将清净继萧何。
这首诗描绘了东阳溪山的美景以及北海之滨宾朋满座的盛况。诗人以“英标倚玉”、“雄辨悬河”形容在场宾客的才华横溢与辩论之热烈,既展现了聚会的高雅氛围,也体现了对友人的赞赏。诗中“三刀梦”和“五裤歌”分别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留宿之久的歉意与宴会欢乐气氛的赞美。最后,“正堂”与“萧何”则暗示了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继续在这片清净之地,如同萧何治理汉室一般,维持和谐与繁荣。整首诗情感真挚,文辞优美,展现了宋代文人聚会时的风雅与友情。
丹叶萧萧秋肃肃,有人来献渊明菊。
渊明千古自高风,岁岁寒花照空谷。
金钿圆簇玉葳蕤,恍然彭泽归来时。
归来可是知几早,不肯为米归犹迟。
老夫家住深山里,彭泽知它在何许。
本不曾出不须归,冷面相看但欢喜。
况此妙绝难可名,不识何者为渊明。
与客绕花行复坐,一声幽鸟花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