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白石故庐》
《归白石故庐》全文
宋 / 林景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四邻井灶出荒墟,独鹤归来认旧庐。

一径苍苔供瘦策,半簪华发伴残书。

斜阳巷陌语初燕,新水池塘生细鱼。

小立春风怜寂寞,忽吹花片入襟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ībáishí
sòng / línjǐng

línjǐngzàochūhuāngguīláirènjiù

jìngcāngtáigòngshòubànzānhuábàncánshū

xiéyángcāngchūyànxīnshuǐchítángshēng

xiǎochūnfēnglínchuīhuāpiànjīn

注释
四邻井灶:周围邻居的房屋和井灶。
荒墟:废弃的房屋。
独鹤:孤独的白鹤。
旧庐:旧居。
一径:一条小路。
苍苔:青苔。
瘦策:瘦弱的拐杖。
半簪华发:半边斑白的头发。
残书:破旧的书籍。
斜阳:夕阳。
巷陌:街巷。
初燕:初来的燕子。
新水池塘:新开凿的池塘。
细鱼:小鱼。
小立:独自站立。
春风:春风。
怜寂寞:感伤寂寞。
花片:花瓣。
襟裾:衣襟。
翻译
四周邻居的房屋已成废墟,孤独的白鹤飞回辨认旧居。
一条布满青苔的小路,承载着我瘦弱的拐杖,半边头发斑白,陪伴着我破旧的书籍。
夕阳下,街巷间传来初来的燕子呢喃,新池塘中新生了细小的鱼儿。
在春风中独自站立,感伤于寂寞,忽然一阵风,吹落花瓣洒在我衣襟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归故居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首句“四邻井灶出荒墟”暗示了周围环境的荒凉,曾经的热闹已成过往。"独鹤归来认旧庐"以孤独的白鹤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旧日生活的怀念和对故居的深深眷恋。

接下来的两句,“一径苍苔供瘦策,半簪华发伴残书”,通过描绘满是青苔的小径和陪伴着诗人度过岁月的些许书籍,展现了诗人清贫而专注的生活态度,以及岁月流逝的痕迹。

“斜阳巷陌语初燕,新水池塘生细鱼”描绘了夕阳下巷陌间燕子的呢喃和池塘中新生命的诞生,为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机,也暗寓诗人对新生事物的期待。

最后两句“小立春风怜寂寞,忽吹花片入襟裾”,诗人独自站立在春风中,感受到寂寞,但花瓣的偶然飘落似乎给他带来一丝慰藉,寓言了即使身处孤寂,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仍能触动人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乡后的生活情景,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去的回忆,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

作者介绍

林景熙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题王与龄畦乐

有客依南浦,长年学种畦。

才高宜世用,性僻爱幽栖。

菜甲侵腰长,桑枝刺眼低。

不因来往熟,那得自成蹊。

(0)

闻雁

月落江城转四更,旅魂和梦到滦京。

醒来独背寒灯坐,风送长空雁几声。

(0)

奉寄恕中韫禅师

曾向名山识异人,心如木石气如春。

坐禅霜叶秋埋膝,行道天花日绕身。

有钵相传元是幻,无锥可著本非贫。

惟馀潭底中秋月,对写龙峰面目真。

(0)

岁晏百忧集二首·其二

岁晏百忧集,击节发商歌。

商歌未终调,泪下如悬河。

故乡渺何许,北斗高嵯峨。

有家不可归,无家将奈何。

(0)

富春夜泊寄张伯雨

春江大汛潮水长,布帆一日上桐庐。

客星门巷赤松底,野市江郊净雪初。

柱宿鸡笼山顶鹤,斗量坝头鱼。

来青小阁在林表,故人张灯修夜书。

(0)

和杨孟载春愁曲之什

小楼日日听雨卧,轻云作团拂帘过。

金黄杨柳叶初匀,雪色棠梨花半破。

东家蝴蝶飞无数,西邻燕子来两个。

玉关万里尺书稀,春风不似春愁大。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