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参密旨,妙会玄宗。句在混沌前,岂涉今时路。
在无舕人解语,无情者皆闻。
通途消耗不分时,灵脉浩流无闲处。
傍参密旨,妙会玄宗。句在混沌前,岂涉今时路。
在无舕人解语,无情者皆闻。
通途消耗不分时,灵脉浩流无闲处。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语言深邃而含蓄,充满了哲理与玄思。诗人释清了以“傍参密旨,妙会玄宗”开篇,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对佛法深奥旨意的理解与领悟。接下来,“句在混沌前,岂涉今时路”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佛法真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是先于一切存在之物的真理。
“在无舕人解语,无情者皆闻”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普适性和普遍性,无论有情或无情,都能理解并接受佛法的教诲。最后,“通途消耗不分时,灵脉浩流无闲处”表达了佛法真理如同浩瀚的水流,贯穿万物,不分昼夜,无处不在,体现了佛法的永恒与普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展现了佛法的深邃与广大,以及其对宇宙万物的普遍适用性,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本质。
三茅山水何奇哉,形胜彷佛东蓬莱。
山峰高耸彩云表,水道近接沧江隈。
四时景物多佳致,一入春来更明媚。
杨柳轻垂翠带长,杏花艳吐胭脂丽。
松梧竹木交加新,梵王宫殿高嶙峋。
峨峨宝刹矗天际,小小画船撑水滨。
乡村远近多茅屋,朝出耕兮夜归读。
溪畔时逢访友人,林间数遇携琴仆。
青帘摇飏酒家前,一行飞鸟来青天。
眼中总是吟哦具,意外了无尘俗牵。
曹公于此筑居第,子孙绳绳习诗礼。
科甲相传继后先,簪缨奕叶光闾里。
一从出仕趋金门,十载思家劳梦魂。
闽山路隔无飞雁,滇海宵深感断猿。
迩来忽得唐王宰,故里画图随笔洒。
新花新树景还同,旧水旧山形不改。
看图对景情依依,飘然便欲抽簪归。
却忆君恩未能报,抚卷尽日徒欷歔。
朅来索我题长句,我亦三茅邻近住。
何当与子赋归欤,同老林泉最清处。
《题曹佥宪三茅山水图》【明·吕渊】三茅山水何奇哉,形胜彷佛东蓬莱。山峰高耸彩云表,水道近接沧江隈。四时景物多佳致,一入春来更明媚。杨柳轻垂翠带长,杏花艳吐胭脂丽。松梧竹木交加新,梵王宫殿高嶙峋。峨峨宝刹矗天际,小小画船撑水滨。乡村远近多茅屋,朝出耕兮夜归读。溪畔时逢访友人,林间数遇携琴仆。青帘摇飏酒家前,一行飞鸟来青天。眼中总是吟哦具,意外了无尘俗牵。曹公于此筑居第,子孙绳绳习诗礼。科甲相传继后先,簪缨奕叶光闾里。一从出仕趋金门,十载思家劳梦魂。闽山路隔无飞雁,滇海宵深感断猿。迩来忽得唐王宰,故里画图随笔洒。新花新树景还同,旧水旧山形不改。看图对景情依依,飘然便欲抽簪归。却忆君恩未能报,抚卷尽日徒欷歔。朅来索我题长句,我亦三茅邻近住。何当与子赋归欤,同老林泉最清处。
https://shici.929r.com/shici/sXIcrIvhk.html
一林深碧。数里寻香积。
入门径通幽,只斜照、花阴寂寂。
凿池注水,环绕小亭空,翻玉虹,动凉云,洗我题诗笔。
心随境远,此乐真何极。
世外契琴言,便茶罢、风清两腋。
翠禽幽哢,谁解證闻根,夜迷漫,听晨钟,定里应相忆。
重关称第一,扼险倚雄边。
地势长城接,天空沧海连。
戍歌终岁苦,插羽不时传。
作镇隆三辅,征输困百年。
笳寒龙塞月,甲冷雉楼烟。
历数归皇极,纲维秉化权。
漫劳严锁钥,空自结山川。
在德诚非易,临风更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