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史鲁公·其二》
《挽史鲁公·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自出权衡下,当从履屐间。

旧游今历落,往事几危艰。

纪德哀辞痛,酬知老泪潸。

哲人今已矣,魂梦绕鄞山。

(0)
注释
自出:自己独立。
权衡:决策。
履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旧游:过去的交往。
历落:零落,凋零。
危艰:艰难困苦。
纪德:追忆美德。
哀辞:悼词。
痛:悲痛。
老泪:老人的眼泪。
哲人:有智慧的人。
已矣:去世。
魂梦:灵魂和梦想。
鄞山:地名,可能指诗人怀念的地方。
翻译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做出决定,常常在日常小事中体现。
过去的交往如今零落,曾经的经历充满艰辛。
追忆美德的悼词悲痛万分,对知己的感激之情让老人泪流不止。
哲人已经离世,但他的灵魂和梦想仍环绕着鄞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挽史鲁公(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挽歌,即用于悼念逝者的诗歌。在古代中国文学中,挽歌往往蕴含深沉的情感和对逝者生命价值的赞美。

"自出权衡下,当从履屐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尊崇之情,以及自己在哀悼中的低微与谦逊。权衡指的是天平,履屐则是古代官员的脚步声,这里暗喻着对逝者高贵地位的敬仰以及自己不敢与其相提并论。

"旧游今历落,往事几危艰" 这两句回顾了诗人与逝者的往昔交游,以及他们共同经历过的困难时刻。旧游指的是过去的游历和友情,现在却变成了历史的尘埃;往事则是对那些艰险岁月的追忆。

"纪德哀辞痛,酬知老泪潸"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德行的怀念,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切哀悼。纪德指的是记住和颂扬逝者的美德;哀辞则是悲伤的语言,而酬知老泪潸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哀悼中的泪水纵横。

"哲人今已矣,魂梦绕鄞山"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逝者智慧和精神的缅怀,以及他们已经离开人世的事实。哲人指的是有智慧的人,即逝去的史鲁公;而魂梦绕鄞山则是说诗人在梦中仍然思念逝者的形象,仿佛逝者灵魂仍在鄞山之上徘徊。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逝者往昔交游的回忆、对其德行的颂扬以及个人哀悼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尊崇。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竹枝词·其四

侬家生长在河干,夫婿如鱼不去滩。

冬夜趁霜春趁水,芦花被底一生寒。

(0)

坐王章甫水明楼

峦光设色浅深间,万瓦鳞鳞鉴碧湾。

孤塔自来当沔口,高僧相过说庐山。

常时杯底沈黄鹤,每就堂中乳白鹇。

南北精蓝青比比,蒲团才得个人闲。

(0)

和江进之杂咏·其一

山亭处处挈胡床,不独游忙睡亦忙。

官况易消如暴水,痴儿难长似黄杨。

岩花盛日求长假,石榻开时见古方。

掷却儒绅与巾子,添将冰水注茶汤。

(0)

拟作内词·其二

宜春苑里日初斜,三百妖童校丽华。

韎韐戎衣朱鬣马,不知若个是官家。

(0)

同惟长舅读唐诗有感

数卷陈言逐字新,眼前君是赏音人。

家家椟玉谁知赝,处处描龙总忌真。

再舍肉鲸居易句,重捐金铸浪仙身。

一从马粪卮言出,难洗诗林入骨尘。

(0)

送卖水絮人过万州

江西水絮白轻微,残腊天南正葛衣。

见说先朝曾雨雪,槟榔寒落冻鱼飞。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