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湘帘、绿濛濛处,凉云渐送春暝。
小桃红煞斜阳里,闪得蝶魂无定。风又紧。
看碎糁、燕支绣个春愁影。蛮纱香静。
恁负手寻花,扶头中酒,又做去年病。
兰闺里,也有一株湘锦。横枝正嵌窗镜。
这时料已开成雪,都与茜裙争靓。离梦醒。
恐一桁珠阑,闲煞无人凭。将愁和闷。
好写上银笺,倩他燕子,寄个断肠信。
下湘帘、绿濛濛处,凉云渐送春暝。
小桃红煞斜阳里,闪得蝶魂无定。风又紧。
看碎糁、燕支绣个春愁影。蛮纱香静。
恁负手寻花,扶头中酒,又做去年病。
兰闺里,也有一株湘锦。横枝正嵌窗镜。
这时料已开成雪,都与茜裙争靓。离梦醒。
恐一桁珠阑,闲煞无人凭。将愁和闷。
好写上银笺,倩他燕子,寄个断肠信。
这首词描绘了暮春时节,寓园中桃花盛开的景象,以及词人在此情境下的内心感受。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桃花在夕阳斜照下的美丽,以及蝴蝶在花间飞舞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下湘帘、绿濛濛处”,开篇即以湘帘的垂落,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环境,暗示着词人内心的沉思与静默。“凉云渐送春暝”,随着凉爽的云雾带来傍晚的气息,春天的夜晚悄然降临,增添了季节变换的意味。
“小桃红煞斜阳里,闪得蝶魂无定。”桃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艳,吸引着蝴蝶在其间翩翩起舞,但这种美好却似乎让蝴蝶的魂魄变得不安定,或许象征着词人内心的波动与思绪的纷扰。
“风又紧。看碎糁、燕支绣个春愁影。”微风吹过,花瓣飘落,如同燕支(胭脂)绣出的春日愁绪的影子,进一步渲染了词人面对春末时分的哀愁与感伤。
“蛮纱香静。恁负手寻花,扶头中酒,又做去年病。”在轻柔的香气中,词人负手漫步于花间,或饮酒自慰,仿佛又回到了去年的某个时刻,暗示着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留恋。
“兰闺里,也有一株湘锦。横枝正嵌窗镜。”在兰闺之中,一株湘锦般的花朵横跨窗前,与窗外的景致相映成趣,增添了一种别样的美感与意境。
“这时料已开成雪,都与茜裙争靓。”此时,花朵仿佛已经绽放如雪,与穿着茜色裙子的女子争奇斗艳,展现出一种生动而鲜明的对比。
“离梦醒。恐一桁珠阑,闲煞无人凭。”梦醒之后,词人担心那珠帘无人倚靠,显得空寂,表达了对孤独与寂寞的感慨。
“将愁和闷。好写上银笺,倩他燕子,寄个断肠信。”最后,词人将心中的愁闷写在银笺之上,希望借助燕子的传递,将这封饱含深情的信件送到远方,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在暮春时节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朋的思念,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旷野凉气早,八月风已寒。
遥云结层阴,白云被芳兰。
徬徨步高隰,怵惕伤肺肝。
奈何远别离,涕下若波澜。
江介多悲风,川广不可越。
畏涂非吾土,游子怆明发。
群山起楚蜀,众水会溟渤。
地险自适然,天衷岂端设。
凭陵三国际,偃蹇五胡末。
非无英雄姿,于此智勇竭。
疑城尚虎踞,虏马馀饮窟。
人谋虽工拙,神物有予夺。
请陈真人朔,颇事丹浦伐。
风云埽氛埃,雷雨救焚暍。
禹功东渐海,汉使南诮越。
太平自兹始,盛德信贻厥。
柔远在无外,饮冰宁顾家。
旌麾辞北阙,原隰生光华。
水涸雨亦收,劲风卷惊沙。
送车何其多,高盖垂文緺。
张侯平生亲,情义固所加。
哀我志慷慨,眷我天一涯。
出宿水上亭,暮谈见晨霞。
百里亦已远,心乎不云遐。
我自东西人,岂能守蓬麻。
周爰愧靡及,敢不重拜嘉。
四时急相乘,五月大火中。
天地为炽炉,万物皆沸铜。
吁嗟望云汉,长啸怀清风。
覆载虽高厚,局蹐似不容。
蚩蚩道旁子,奔走劳厥躬。
外以尘土伤,内为利害攻。
狂酲无由濯,势与群物终。
安知逍遥游,采真得所从。
宝宇豁高严,剧谈叩真空。
虚白从中来,清凉脱樊笼。
惜哉但独乐,不与斯人同。
作诗寄妙赏,藐若凌青穹。
依隐或玩世,诡时在不逢。
三复金玉音,旷然已发矇。
楚人少眉寿,此翁七十馀。
剕士多轻扬,此翁乃好书。
世医悦肤浅,此翁识古初。
习俗争锥刀,此翁尚玄虚。
数欲见此翁,为其亦起予。
责人必求备,尧舜犹病诸。
渔者公阅休,逸人狂接舆。
有之幸见告,我且从彼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