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事》
《书事》全文
宋 / 赵崇鉘   形式: 古风

东邻老翁寒不寐,百结悬鹑抆悲涕。

自云子孙学灌园,不识江湖与风水。

大儿里胥缚送州,小儿遁逃卒未休。

老夫忍饥特未死,犁耙典尽春无牛。

身为王民合徭役,运米操舟操不得。

江湖风水未足愁,楫丧樯倾误人国。

(0)
翻译
东边的老翁在寒冷中难以入睡,衣衫褴褛,泪水涟涟。
他自己说子孙都去学种菜了,对外面的世界和自然规律一无所知。
大儿子被差役捆绑送往州府,小儿子则逃亡未停。
我这老头子虽然忍饥挨饿,但还活着,犁耙都典当完了,春天却没有牛耕田。
作为国家的子民,本应承担劳役,却无法参与运输粮食或驾船。
真正让人忧虑的是,江湖风浪和船只沉没,会危及国家和百姓。
注释
东邻:邻居。
老翁:老人。
寒不寐:寒冷中难以入睡。
子孙:后代。
灌园:种菜。
江湖:社会。
风水:自然规律。
里胥:乡里的差役。
缚送:捆绑送往。
遁逃:逃亡。
忍饥:忍着饥饿。
典尽:典当一空。
春无牛:春天没有牛耕地。
王民:国民。
徭役:劳役。
运米操舟:运输粮食或驾船。
楫丧樯倾:船只沉没。
误人国:危害国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困的老翁在寒冷中难以入睡的凄惨景象。他身上的衣物破烂,只能用补丁(百结悬鹑)遮掩泪水,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悲痛。老翁的儿子们一个被官差捆绑送往州府,另一个则逃亡未归,家庭陷入了困境。他自己忍饥挨饿,连耕田的工具都已典当一空,春天来临却无牛可用,无法进行农业生产。

诗人接着揭示了社会问题,作为国家的子民,老翁本应承担徭役,但因种种原因,如运输粮食和水上作业的能力都无法实现。他所忧虑的不仅是自身的苦难,更是国家的损失——船只失事、樯倾楫丧,这些都可能危及到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老翁的遭遇,反映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以及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

作者介绍

赵崇鉘
朝代:宋

赵崇鉘,字元治(一作元冶),南丰(今属江西)人。以兄(崇嶓)荫补官。曾知都昌县,南康军司户,通判南安。宋亡隐居以终。传世有《鸥渚微吟》一卷。事见《江西诗徵》卷一八。 赵崇鉘诗,以汲古阁影宋《六十家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之《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
猜你喜欢

答林逮贽卷因以送行

都忘几桉有华笺,但怪虹光夜属天。

唐律胚胎梨岭作,古文骨髓艾轩传。

蚤陈董大夫三策,肯觅原夫辈一联。

若过溪边叩宗旨,为余问讯玉堂仙。

(0)

喜大渊至二首·其二

敕尾词头老不任,偶逢寸暇惜如金。

进赓圣制董弦曲,退伴君联石鼎吟。

晓漏闻钟犹共话,雪泥蹑屐每相寻。

而今不辨人颜色,坐久琅琅认语音。

(0)

贺警斋吴侍郎被召

旧人仅有鲁灵光,银信翩翩下帝傍。

龙去十年闲卧洛,凤来一日再鸣阳。

玺书下访刍言急,月食回思榄味长。

善类合离关世道,祈公趣驾勿循墙。

(0)

别宋倅一首

往昔少司农,朱幡牧刺桐。

见碑怀叔子,有庙祀文翁。

家法惟清白,军储必腐红。

遥知门户肃,不与贾胡通。

(0)

老大

老大重登聘士台,客怀牢落可曾开。

临流往往看鸢堕,入署时时见马来。

有约青山何日去,无根白发是谁栽。

自嫌不带功名骨,只合眠莎与坐苔。

(0)

同秘书弟赋三老各一首.老兵

昔拥雕戈射铁帘,可堪蓬鬓映冰髯。

金疮常有些儿痛,斗力今难寸许添。

至老安能希骆甲,从初悔不事蒙恬。

莫嗟身上衣裘薄,犹向官中请半缣。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