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梓棘入肩新,幽致休论是买臣。
归与妻孥炊伏雉,扊扅歌好不宜春。
山头梓棘入肩新,幽致休论是买臣。
归与妻孥炊伏雉,扊扅歌好不宜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樵夫在山中劳作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首句“山头梓棘入肩新”,形象地展现了樵夫在山中砍伐木柴的情景,梓棘的枝条刺入了他的肩膀,既表现了劳动的艰辛,也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野性。通过“新”字,仿佛能感受到这不仅是日常的劳作,也是对自然界的直接接触和体验。
次句“幽致休论是买臣”,这里的“买臣”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名士朱买臣,他曾经以卖柴为生,后因才华被发现而官至太守。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典故,将樵夫与朱买臣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樵夫生活虽简朴却充满诗意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即使身处平凡,也能拥有不凡的人生价值。
第三句“归与妻孥炊伏雉”,描绘了樵夫劳作归来后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画面。这里的“妻孥”指妻子和孩子,“伏雉”可能是指家禽或野鸡,用来比喻食物的简单而温馨。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家庭生活的温暖,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家庭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最后一句“扊扅歌好不宜春”,“扊扅”原指门栓,这里借指家庭生活的琐碎事物。诗人通过“扊扅歌”这一意象,巧妙地将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与诗歌情感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即使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同时,“不宜春”一词,或许暗含了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樵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快乐与满足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