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其一鹅湖寺道中》
《鹧鸪天·其一鹅湖寺道中》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一榻清风殿影凉,涓涓流水响回廊。千章云木钩辀叫,十里溪风稏香。

冲急雨,趁斜阳,山园细路转微茫。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

(0)
注释
章:通“橦”,大木材。
云木:凌云之树木。
钩辀:鹧鸪呜叫声。
稏:生长于江南的一种稻子。
微茫:隐约模糊。
有底忙:如此匆忙。
底:如此、如许。
翻译
床榻设在殿堂的阴影下,清风吹来,凉飕飕的十分舒爽,长长的回廊里,响着淙淙的流水声。附近的山上,树木萧森,云气缭绕,传来了鹧鸪的啼叫,山下,清溪潋滟,稻浪翻滚,随风飘散着谷子的香味。
日落时分,忽然来了一阵急雨,为赶归程,只好冒雨而行,山村园圃之间的小路,在雨中变得迷茫难辨了。路上的行人看见我们疲于奔命的模样,都相视而笑:为着游山玩水,竟弄得这样狼狈匆忙!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行图景。"一榻清风殿影凉",开篇即以清凉的殿影和微风暗示了环境的宁静。"涓涓流水响回廊",流水声在回廊间轻轻响起,增添了空间的动态感,仿佛能听见自然的低语。

"千章云木钩辀叫",千重树木中传来鸟儿的鸣叫声,"钩辀"可能是指某种鸟的叫声,富有乡野情趣。"十里溪风䆉稏香",十里溪边,稻米的香气随风飘散,展现了丰收的季节和田园风光。

"冲急雨,趁斜阳",诗人不畏风雨,选择在夕阳西下时赶路,显示出坚韧与决心。"山园细路转微茫",山路蜿蜒,视野变得模糊,更显行进中的迷茫与探索。

最后两句"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表达了诗人虽然疲惫,却因对林泉之美的追求而甘愿被人嘲笑,流露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眼光的淡然。

整体来看,辛弃疾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行的见闻和心境融入词中,展现出他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执着。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上元思京辇旧游三首·其二

九门灯火夜交光,罗绮风来扑面香。

信马恣穿深柳巷,随身偷看隔帘妆。

身居薄宦安知乐,心逐流年暗减狂。

留滞山城莫嗟叹,貂蝉从古属金张。

(0)

感春三首·其三

梅梢柳眼弄春娇,云暖南山腊雪消。

近郭樵渔成野市,远村箫鼓隔溪桥。

(0)

黄州酒务税宿房北窗新种竹戏题于壁

异时小杜高眠地,几向秋风听楚江。

身世浮云那可计,试留双竹守寒窗。

(0)

宿卢村逆旅

夜宿村南贫主人,入门桃李已残春。

无人折赠门前柳,伫立东风独怆神。

(0)

秋日即事三首·其三

萧萧衰草傍墙生,中有寒虫白日鸣。

秋物荒凉禾稼熟,悠悠驱马水边行。

(0)

柯山杂诗四首·其四

九月江城霜气清,旅人寒事略经营。

隔窗便是山前树,永夜叶声如雨声。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