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洞杂赋三首·其一石洞》
《石洞杂赋三首·其一石洞》全文
元 / 刘诜   形式: 古风

蜿蜒辞夷皋,迢递陟穹巘。

绵绵千万峰,苍秀入遥见。

既疲犹穿云,小息仍下阪。

崎岖到祠庵,高桧挂日晚。

人家绕稻田,窅然复平远。

园庐接烟火,篱落散鸡犬。

虽知非仙源,谅亦乐农畎。

卜居兹未能,抚景徒缱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石洞时所见的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句“蜿蜒辞夷皋,迢递陟穹巘”描绘了从平坦之地出发,沿着曲折的道路攀登至高山的情景,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壮丽。接着,“绵绵千万峰,苍秀入遥见”则以千山万岭的壮阔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美丽。

“既疲犹穿云,小息仍下阪”描述了在疲惫中穿越云雾,稍作休息后继续下坡的艰难旅程。随后,“崎岖到祠庵,高桧挂日晚”描绘了到达一处庙宇,日暮时分,高大的桧树映衬着晚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

“人家绕稻田,窅然复平远”则转向对乡村景色的描绘,稻田环绕着村庄,远处的景色显得宁静而深远。接下来,“园庐接烟火,篱落散鸡犬”进一步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安宁,家家户户的炊烟与鸡犬之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最后,“虽知非仙源,谅亦乐农畎。卜居兹未能,抚景徒缱绻”表达了诗人虽然知道这不是传说中的仙境,但依然乐于享受农耕生活的乐趣。然而,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在此定居,只能对着眼前的美景感慨不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乡村生活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作者介绍

刘诜
朝代:元   字:桂翁   号:桂隐   籍贯:吉安庐陵   生辰:1268—1350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猜你喜欢

寄桐庐尹何汝玉

别离容易合并难,岂料桐江半夕欢。

王事朝昏空鞅掌,宦涂荆棘转辛酸。

潮回七里滩流急,霜落□山石发寒。

寄语故人莫怀抱,庙堂今日重郎官。

(0)

闲思十首次代内赠韵·其四

昨来音信自边邮,又报车轮赵代游。

远道风霜须自爱,高堂甘旨未宜忧。

生僧乌鹊空传喜,长羡鸳鸯不识愁。

我欲载书答君子,薄情边雁不回头。

(0)

谒张文献祠

开元贤相誇姚宋,蹇谔输公第一流。

抗疏不容牛氏相,覆师先识羯奴谋。

曲江祠古千年祀,揠月堂空一土丘。

再拜遗容出门去,萧萧林木不胜秋。

(0)

宫词·其十六

风景昭台分外清,眼前宠辱未须惊。

阿娇倾国今安在,金屋无人空月明。

(0)

吊王宗周太守

二千石兮官不小,五十馀兮寿非夭。

三雏虽少颇绝奇,万事足焉心亦了。

我来不为死者伤,乃知一死人之常。

吊君知君亦瞑目,有人后日继书香。

(0)

鹡原别意为李大参德馨作

爱君好兄弟,怡怡两峥嵘。

苏湖服至教,旬宣播芳馨。

千里念契阔,一朝来合并。

连床话曩昔,共此灯烛莹。

潇潇夜风雨,良会非彭城。

底须赋春草,乐哉埙篪声。

兄弟既好合,忽忆故园行。

徘徊不忍舍,翻然歌鹡翎。

嗟嗟此羽毛,急难飞且鸣。

物性有如此,况乃骨肉情。

写图送将归,临路独屏营。

有诗君且赋,有酒君且倾。

人生异南北,聚散如浮萍。

归舟趁南风,采石几日程。

相思无了日,且看章江横。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