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封阳羡月,瓦缶惠山泉。
至味心难忘,閒情手自煎。
地垆残雪后,禅榻晚风前。
为问贫陶谷,何如病玉川。
绢封阳羡月,瓦缶惠山泉。
至味心难忘,閒情手自煎。
地垆残雪后,禅榻晚风前。
为问贫陶谷,何如病玉川。
此诗描绘了一幅煮茶品茗的雅致场景,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煮茶过程中的闲适与韵味。
首句“绢封阳羡月”,以月喻茶,阳羡月即阳羡茶,用绢封藏,暗示茶叶的珍贵与品质之高。次句“瓦缶惠山泉”,瓦缶是煮茶的器具,惠山泉则是煮茶的佳水,两者相配,预示着即将开始的煮茶活动将是一场味觉与视觉的双重盛宴。
“至味心难忘,閒情手自煎”两句,点明了煮茶的目的是为了品味至高的茶香,而这种体验是难以忘怀的。同时,亲自煎茶的过程也体现了煮茶者的闲情逸致,以及对茶艺的热爱和追求。
“地炉残雪后,禅榻晚风前”描绘了煮茶的环境,地炉旁的残雪与禅榻前的晚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使煮茶成为了一种心灵的洗礼,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验。
最后,“为问贫陶谷,何如病玉川”以问句收尾,将煮茶的体验与历史上的两位茶人——陶谷和玉川子相比较,表达了对煮茶艺术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当下煮茶活动的满足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煮茶的技艺与乐趣,更传达了茶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生活美学,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悠然自得的闲情逸致。
丽景属芳晨,浓春满郊甸。
驾言使君车,旌旗望中见。
嘤嘤闹时禽,宛宛低风燕。
田畯各欢集,山农悉矜眩。
深耕务所先,复此劳身劝。
温言匪文具,善政谐始愿。
耒耜大夫勤,豆笾君子宴。
野人礼法疏,曷以助芳荐。
青青陵陂麦,一穗独堪献。
使君占丰兆,欢赏杯急转。
簪麦不簪花,众宾杂歌忭。
胜槩入画图,风流足吟玩。
披图向他年,可入循良传。
吴晋纷纷日,荆交瀼瀼时。
五仙持五谷,为拯斯人饥。
滕脩加抚字,郭璞徙城池。
群生日以阜,两贤功同归。
五羊上天去,白石今累累。
至今稻梁丰,不数虾蟹微。
潟卤出牢盆,堆叠如山坻。
化为百万粮,充君节度资。
兵民两足食,市井相娱嬉。
怀哉五仙人,垂德无穷期。
群巘抱西郭,一峰出平田。
孤秀凌太清,旁绝络与联。
古迹遍林谷,干将閟重泉。
划开千尺厓,下见清泠渊。
翠壁绚霞彩,葩词咏千贤。
于时属青春,霁色明高天。
鸣鸟亦已和,众卉纷自妍。
夙驾爰此游,襟怀遂悠然。
岂曰事赏心,观俗古所传。
来牟蔽丘垄,馌耕满畴阡。
乐土有若兹,勤政复勉旃。
愿同击壤氓,熙熙度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