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老隐山,丑怪百千状。
不依本分说禅,一向横拈竖放。
有时放夜市于蟭螟眼中,有时驾铁船于须弥顶上。
有时倒骑骏马骤高楼,有时轻引藕丝牵大象。
證鳖成龟,唤三作两。
黑豆换人眼睛,偏做遮般伎俩。
天下老隐山,丑怪百千状。
不依本分说禅,一向横拈竖放。
有时放夜市于蟭螟眼中,有时驾铁船于须弥顶上。
有时倒骑骏马骤高楼,有时轻引藕丝牵大象。
證鳖成龟,唤三作两。
黑豆换人眼睛,偏做遮般伎俩。
这首宋代禅宗偈颂由释道璨所作,以生动奇特的意象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的老隐者形象。"天下老隐山,丑怪百千状"开篇即点出隐者的特立独行和与众不同,形象地展现了他的不拘一格。"不依本分说禅,一向横拈竖放"则揭示了他不受常规束缚,自由自在地传达佛法的禅意。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一系列夸张和荒诞的场景,如"放夜市于蟭螟眼中"、"驾铁船于须弥顶上"、"倒骑骏马骤高楼"和"轻引藕丝牵大象",表现了隐者超越常理的行为,寓言般地传达出他对世间万物无畏无惧的态度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證鳖成龟,唤三作两"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变幻莫测,而"黑豆换人眼睛,偏做遮般伎俩"则暗示了他可能运用智慧和机巧来引导他人,但并非世俗的权谋,而是为了佛法的传播。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隐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和禅修境界,富有哲理和想象力。
我昔所宝真雷琴,弦丝轸玉徽黄金。
昼横膝上夕抱寝,平生与我为知音。
一朝如扇逢秋舍,而今只有无弦者。
无情曲调无情闻,浩浩之中都奏雅。
我默弹兮师寂听,清风之前明月下。
子期有耳何处听,自笑家风太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