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枣阳道中》
《枣阳道中》全文
宋 / 邢居实   形式: 古风

春仲赋南征,岁暮复北走。

区区徒尔为,惭愧道旁堠。

岐路剧羊肠,重岗九十九。

马疲须著鞭,袖短难藏手。

与君从此别,把袂倚衰柳。

百年但如斯,不日成老丑。

我本四方人,飘泊谁为偶。

有意问山神,此生复来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枣阳道中的复杂心情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首句“春仲赋南征,岁暮复北走”,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行进的方向和时间跨度,从春季的南方出发,到年末又返回北方,行程之长,变化之大,暗示了旅途的不易和人生的无常。

接着,“区区徒尔为,惭愧道旁堠”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这段旅程的反思。他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或许徒劳无功,甚至感到羞愧于沿途的里程碑(堠),可能象征着他对人生目标的怀疑和对自我价值的质疑。

“岐路剧羊肠,重岗九十九”描绘了道路的崎岖险峻,仿佛羊肠小道一般蜿蜒曲折,重叠的山岗更是增加了行进的难度。这里不仅写出了物理上的艰难,也隐喻了人生道路上的重重挑战和困难。

“马疲须著鞭,袖短难藏手”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辛苦。马匹疲惫需要鞭策前行,而袖子短小则难以保护双手免受寒冷或伤害。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直接感受。

“与君从此别,把袂倚衰柳”表达了诗人与同行者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在衰柳之下,两人握手告别,这一场景既温馨又略带伤感,体现了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哀愁。

“百年但如斯,不日成老丑”是对人生短暂和岁月无情的感慨。诗人认为人生就像这漫长的旅途一样,终将老去,岁月不待人。

最后,“我本四方人,飘泊谁为偶”表达了诗人作为四处漂泊之人的身份认同,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他自认是四方之人,没有固定的伴侣或归宿,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寻找归属的心理状态。

“有意问山神,此生复来否”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疑问和期待。他想询问山神,自己是否还能再次踏上这条道路,暗含了对命运的探索和对再经历一次这种旅程可能性的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旅途艰辛、人生无常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我、友情、命运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邢居实
朝代:宋

(1068—1087)郑州阳武人,字惇夫。邢恕子。幼以奇童称。八岁作《明妃引》,知名于世。神宗元丰中,游孙觉、李常之门。所宗师者司马光、吕公著等,所从游者苏轼、黄庭坚、晁补之等。年十六、七岁,擅文章。有《呻吟集》。
猜你喜欢

永兴寺结夏

濯发莲花水,清风满面吹。

松高迎日早,僧老下床迟。

施食鸟频至,翻经鹤静窥。

物情浑不远,幽兴自相宜。

(0)

登茅山三峰四首·其四

东南佳气拥三山,台殿参差指顾间。

福地岩峦天下胜,神君笙鹤夜深还。

林衔落照秋仍丽,人对寒云意转閒。

晚下前峰明月起,更临幽涧弄潺湲。

(0)

同鲁南祝禧寺结夏八首·其三

身住清凉界,那知有郁蒸。

蒲纤梳翠发,瓜冷嚼红冰。

病退生为我,家忘味近僧。

老禅麾麈尾,时见落青蝇。

(0)

奉和总制陈公江西平贼诗·其二

春风花发楚江西,犁鼻峰阴罢鼓鼙。

已见妖狐青冢血,不辞归马锦障泥。

东溟倒洗群方净,北斗高悬万象低。

为喜洪钧开泰运,庙谟仍报定燕齐。

(0)

入金盆山访唐孝子·其二

秋日观风地,青山五马庄。

荒庐依大冢,乌鸟泣衰杨。

孝子人伦重,高贤世绪昌。

磨崖传故事,林壑借馀光。

(0)

寄内并示二儿·其一

满堂风雨烛花残,独客思归坐夜寒。

遥想故园当此夕,画楼明月影团团。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