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仲山守唐安二首·其一》
《送张仲山守唐安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流谦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六十专城发未斑,更于何地觅三山。

不妨谈笑催科里,正赖清凉热恼间。

到日红梅留腊在,公馀翠杓酌春悭。

胡床有月堪乘兴,客到南楼不下关。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送张仲山守唐安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赏。

“六十专城发未斑,更于何地觅三山。”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图景。诗人提到“六十专城”,可能是指唐安一带的众多城堡,而“未斑”则意味着这些城堡还未见曙光,尚处于夜色之中。而“更于何地觅三山”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山川的向往。

“不妨谈笑催科里,正赖清凉热恼间。” 这两句则转向生活场景,表明在日常的交流与工作之余,还能找到片刻的清凉与闲适,用以缓解夏季的炎热与烦恼。

“到日红梅留腊在,公馀翠杓酌春悭。”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开时的情感。红梅尚未凋谢,友人却要离去,这里“公馀”应为“公余”,意指友人的名字或官职,而“翠杓”则可能是指酒具,“酌春悭”则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

“胡床有月堪乘兴,客到南楼不下关。” 最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夜晚赏月时的心境。胡床即床前的小桌,月光洒满,诗人心中充满了诗意;而“客到南楼不下关”则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使朋友来到了离别的地点,也希望他能留下来,不必急于告别。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际关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对生活美好的珍视。

作者介绍

李流谦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秋夜闻笛·其四

却是悲秋感慨同,片心先与曲相通。

莫将杨柳因风去,裒谢伤心在六宫。

(0)

梅梦

泠泠溪畔月中亲,多恐深情认不真。

澹素衣裳那入世,清香魂魄易迷人。

精神但结平生爱,消息谁通半夕因。

天地自来皆梦薮,怪他何独是梅身。

(0)

孝陵

备极艰虞势自乘,总非前古得相称。

干戈尚笑谋秦动,贫贱谁知继舜兴。

淮上晚云空易黑,鄱阳春水不曾澄。

钟山草木无樵入,日落鹃啼问孝陵。

(0)

葵扇·其四

根托岭南外,心无向日骄。

白云垂一片,明月影深宵。

亦写行吟便,还将伏暑消。

美人非好怪,何事剪芭蕉。

(0)

纸衫

閒向空江上,秋云共一厓。

人非贫故异,衫以纸为佳。

白昼心如水,轻寒骨似柴。

梅花时更好,明月照幽怀。

(0)

羽拂

尘埃连日夜,羽拂力还生。

案上疑行雀,花边触落鹰。

吾心非所用,世路亦何凭。

童子持兹意,毋令污染憎。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