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溪畔月中亲,多恐深情认不真。
澹素衣裳那入世,清香魂魄易迷人。
精神但结平生爱,消息谁通半夕因。
天地自来皆梦薮,怪他何独是梅身。
泠泠溪畔月中亲,多恐深情认不真。
澹素衣裳那入世,清香魂魄易迷人。
精神但结平生爱,消息谁通半夕因。
天地自来皆梦薮,怪他何独是梅身。
这首《梅梦》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下梅花的神秘与诱人之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梅花与梦境、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纯净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首句“泠泠溪畔月中亲”以“泠泠”形容溪水的清冷,月光下的溪畔显得格外静谧,仿佛与梅花之间有着某种特殊的亲近。接下来,“多恐深情认不真”则表达了对这份深情的珍惜与保护,担心它在现实的复杂中被误解或忽视。
“澹素衣裳那入世”一句,以“澹素”形容梅花的朴素与高洁,暗示其不为尘世所染,保持自我本色。“清香魂魄易迷人”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香气的独特魅力,能够吸引人的心灵,让人沉醉其中。
“精神但结平生爱,消息谁通半夕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精神的赞美与向往,认为它凝聚了诗人一生的热爱,而这种情感的传递似乎只有在特定的时刻才能被理解或感知。
最后,“天地自来皆梦薮,怪他何独是梅身”则以天地万物皆如梦境的比喻,突出了梅花的独特与非凡,它不仅存在于现实之中,更超越了现实,成为了一种超凡的存在。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梅花独特气质的赞叹,以及对自然与生命深层次意义的思考。
整体而言,《梅梦》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情感与存在的哲学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