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耽石院》
《耽石院》全文
明 / 符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郭寻幽寺,苔碑读更摩。

大书双美并,陈迹几人过。

泉落空中石,猿窥涧底柯。

为怜衣未拂,来往意如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城探访一座隐秘古寺的情景,通过对寺中苔碑、大书、清泉、山猿等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深感慨。

首句“出郭寻幽寺”,开门见山地描述了诗人的行动——离开城市,前往一处隐蔽的寺庙。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宁静与自然的向往,也暗示了寺庙可能隐藏着某种历史或文化价值。

“苔碑读更摩”一句,通过“读”和“摩”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仔细阅读碑文,并在碑上轻轻抚摸的动作。这里的“苔碑”不仅指出了碑文的年代久远,还暗示了寺庙的历史深厚。诗人通过这样的行为,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敬畏。

“大书双美并,陈迹几人过”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中的景象。这里“大书”指的是碑文上的文字,而“双美并”则可能是对碑文内容的赞美,或是对寺庙内两处美好景致的并列描述。后半句“陈迹几人过”则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现今少有人关注这些历史痕迹的感慨。

接下来,“泉落空中石,猿窥涧底柯”两句,通过动态的泉水与静谧的山猿,营造了一种动静结合、和谐共生的自然美景。泉水从高处落下,撞击石头,发出悦耳的声音;山猿则在山涧底部窥视,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趣味。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最后,“为怜衣未拂,来往意如何”两句,以诗人自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诗人似乎在思考自己为何要探访这座寺庙,以及这种行为背后的意义。这里的“衣未拂”可能象征着心灵的尘埃尚未洗净,而“来往意如何”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探访寺庙的动机和目的的不确定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我内心的探索与反思。它不仅是一次对古寺的探访之旅,更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一次旅行,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自我存在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符锡
朝代:明

江西新喻(今新馀)人。符观子。任明代《韶州府治舆图》一书主编。著作有《童蒙须知韵语》、《颖江渡稿》,撰《韶州府志》十卷。
猜你喜欢

以诗句咏梅.真与雪霜娱晚景

难得雪成持,不柰风无赖。

生来避闹蓝,行不超色界。

(0)

以诗句咏梅.林中笑破冰霜面

澹寂自天姿,逢人借颜色。

一笑比河清,希仁太孤特。

(0)

以诗句咏梅.玉立寒烟寂寞滨

戎衍瑶林机,秀雪玉圃珍。

向令能寂寞,岂不是佳人。

(0)

以诗句咏梅.小窗斜日两三枝

窗非作梅地,梅雅与窗宜。

未识日斜后,何如月落时。

(0)

悼亡秘书

翠华东南来,奎聚属吴域。

分王百馀年,灵光赫天德。

龙文发南源,圆书粲东壁。

谁折天罅开,猝忽正气泄。

剖藏发金匮,抉蕴破石室。

签怕逐汗牛,至珍去遐绝。

我欲然藜人,四库亦赤立。

细人慕所爱,但嗟珠玉翼。

君子为道谋,惟忧孔孟北。

风气日已趋,南强变金革。

周礼吾能言,欲徵恐无籍。

落落星向晨,后生当努力。

(0)

送潘翠谷

无屋住僧庐,无菜挑野草。

野草风味长,僧庐人迹少。

剥剥谁扣扃,访予事幽讨。

钱唐有骚翁,自号翠谷老。

疋马游南墙,要伴松竹好。

遐思到山人,迂寻出诗稿。

诗无怨苦吟,扫退郊与岛。

胸次鲍明远,笔下王逸少。

我观阴与阳,禅代何时了。

不能为鲁连,尚可作商皓。

长歌黍离篇,酹酒问旻昊。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