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兵车者伯,以仁义者王。
诚伪迥不同,而人自圣狂。
汤以七十里,至德闻四方。
文王以百里,殷人何可当。
小足以制大,弱可以制强。
人心一以归,天命自有常。
试观伯者民,驩虞气洋洋。
齐桓晋文事,十世忽以亡。
何如王者民,皞皞莫能量。
百世既以远,仁恩讵能忘。
我尝阅书史,浩然兴慨慷。
因之识天德,王者其永昌。
假兵车者伯,以仁义者王。
诚伪迥不同,而人自圣狂。
汤以七十里,至德闻四方。
文王以百里,殷人何可当。
小足以制大,弱可以制强。
人心一以归,天命自有常。
试观伯者民,驩虞气洋洋。
齐桓晋文事,十世忽以亡。
何如王者民,皞皞莫能量。
百世既以远,仁恩讵能忘。
我尝阅书史,浩然兴慨慷。
因之识天德,王者其永昌。
这首诗名为《感寓(其四十一)》,是明代诗人朱诚泳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仁义与权术、真伪之间的深刻见解。他认为,真正的王者以仁义治国,而非仅靠虚假的权谋,如商汤以七十里的小邦,凭借德行征服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地,也能抵挡殷商。诗人强调了小能制大、弱能制强的道理,关键在于人心向背,民众的支持是王者长久之道。
诗中通过对比伯者(如齐桓公、晋文公)的短暂辉煌与王者(如汤、文王)的长远影响,指出王者的仁爱和恩泽能够深入人心,即使时间久远,人们的记忆和感恩也不会消退。最后,诗人感慨历史,认识到天道崇尚仁德,王者因此才能永续昌盛。
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体现了朱诚泳对于儒家仁政理念的推崇和对历史经验的反思。
举世事劳巧,君胡懒以拙。
懒非耽晏安,拙岂真戆劣。
所懒曰利名,所拙曰奔谒。
闭户读古书,开窗看明月。
醉抚琴一张,行歌诗数阕。
万虑总弃捐,机事自断绝。
夷犹终日间,满腔春拍塞。
劳巧者何为,心碎力徒竭。
安能如此闲,空自叹涸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