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泛舟,心怀思念之情景。开篇"峨眉山月半轮秋"即设定了一个清冷而又略带哀愁的秋夜景象,峨眉山下的明月如同一轮银盘悬挂在半空中,映照着秋意浓重的世界。紧接着"影入平羌江水流",诗人将视线引向水面,月影投射于波光粼粼的江水之上,让读者感受到夜色中的静谧与深邃。
第三句"夜发清溪向三峡",表明诗人在这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夜晚启程,泛舟于清澈的小溪,目标是远方壮丽的三峡。这一行不仅描绘了景象,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远方的向往和期待。
最后"思君不见下渝州"则显现出诗人的深切思念。"思君"指的是对亲人或朋友的怀念,而"不见下渝州"则表明诗人因行程所致,未能与心中所思之人相聚。渝州,在这里代表了一个遥远而又难以抵达的目标,这种情感的描绘让整个夜景更加蕴含着无尽的情愫。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峨眉山月夜泛舟之景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深邃的孤独和浓郁的思念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