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尺心为一寸心,荧荧永夜出重阴。
兰膏剔尽还留性,取放虚灵照古今。
十尺心为一寸心,荧荧永夜出重阴。
兰膏剔尽还留性,取放虚灵照古今。
这首诗以“感灯草”为题,由明代诗人何吾驺所作,巧妙地将物象与哲理融合,展现了一种深邃的人生感悟。
首句“十尺心为一寸心”,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内心的广阔与深邃,即使内心世界如十尺之长,却能在一寸之间凝聚精华,寓意着心灵的精炼与集中。接着,“荧荧永夜出重阴”描绘了在漫长的黑夜中,一盏灯的光芒穿透重重阴霾,照亮前行的道路,象征着智慧与希望在困难时刻的显现。
“兰膏剔尽还留性”,这里的“兰膏”比喻智慧或知识的积累,即使经过长时间的提炼(“剔尽”),仍然保留着其本质(“还留性”),强调了内在精神的永恒与不变。最后,“取放虚灵照古今”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虚灵”(空灵、超脱)的视角,将古今相连,意味着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智慧与真理,如同灯草的光芒,既照亮了过去,也指引着未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灯草这一日常之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寓意,表达了对智慧、真理以及人生追求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洞察力和审美情趣。
吴中白纻白如霜,春风入衣兰麝香。
二月城南桑叶绿,新蚕初出微于粟。
采桑日晏携筐归,夜半悬灯待蚕熟。
缫成素丝经上机,两日一匹犹苦迟。
织成裁衣与郎著,妾宁辛苦教郎乐。
家中贫富谁得知,郎无衣著他人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