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建隆寺北池亭》
《建隆寺北池亭》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宝刹开初地,沧浪绕故城。

芰莲俱野色,凫鸨各秋声。

岸阔烟无著,窗虚日易明。

归骖谁讶久,正为濯尘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ànlóngběichítíng
sòng / sòngxiáng

bǎochàkāichūcānglàngràochéng

liánbǎoqiūshēng

ànkuòyānzhùchuāngmíng

guīcānshuíjiǔzhèngwèizhuóchényī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日景象,诗人在建隆寺北池亭所见所感。"宝刹开初地"中的“宝刹”通常指的是佛教中的宝顶或宝幢,这里可能是对寺庙中某种建筑物的美称,“开初地”则表明这是一个新的开始,环境宁静。

"沧浪绕故城"中,“沧浪”形容水流的声音,给人以连绵不绝之感;“绕故城”则描绘出一幅古老城池被水环绕的景象,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变迁。

"芰莲俱野色"指的是池塘中的芰(一种水生植物)与莲花都呈现出自然的野趣色彩,没有人为的修饰,显得格外素雅。"凫鸨各秋声"则是说各种水鸟在秋天发出了不同的叫声,为诗中描绘的环境增添了生动的声音效果。

"岸阔烟无著"中的“岸阔”形容岸边宽广开阔,"烟无著"则是烟雾没有着落之处,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窗虚日易明"中,“窗虚”指的是窗户透空,让阳光更容易照射进来,"日易明"则是说日光透过窗户后,更显得明媚。

最后两句"归骖谁讶久,正为濯尘缨",诗人借“归骖”(归鞍)比喻自己归去之时,并不是因为停留时间太久,而是因为想要洗净心灵上的尘埃,追求精神的洁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和空间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清净的意境。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忆江南·其四

风景好,菰叶满横塘。

碧带帩头骑马客,红钉屐子拢船娘。两两见鸳鸯。

(0)

山居喜刘子中见过

几年江海厌风波,千里云林竟若何。

为喜故人深赴约,不辞此日远相过。

鸟啼芳径春应尽,花落名园草渐多。

世事纷纷那可问,与君对酒且高歌。

(0)

和德安允恭韵

乱离伤别久,愁病入新年。

行旆惊戎幕,残经罢讲筵。

山河空有恨,桃李漫争妍。

马首春风里,期君早著鞭。

(0)

虞美人·其二怀故

三十年前荣乐事。梦境浑相似。祗今留得梦醒人。

犹有青灯白发伴残春。渐无亲戚来情话。

间亦微吟罢。天公容我老闲身。

更乞三杯软饱梦和神。

(0)

木兰花.即前调·其一忆旧游

长安冠盔多朋侣。兄弟相看忘尔汝。

绛纱携伴紫宸朝,绿酒论文清夜午。

天涯散后徂寒暑。春梦断来无续处。

何缘小草到南曹,始觉前时人近古。

(0)

柳梢青.柳

律转柴门。瞥然青眼,便欲窥人。

烟里凝颦,雨中含泪,又是残春。渚宫茂苑休论。

但极目、无非断魂。十五桥头,三千殿脚,都已成尘。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