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月犹为幻,玩云应强名。
遥思一雨润,能使六尘清。
望岫幽人兴,观空达士情。
何当扣禅闼,高论俯轩楹。
指月犹为幻,玩云应强名。
遥思一雨润,能使六尘清。
望岫幽人兴,观空达士情。
何当扣禅闼,高论俯轩楹。
这首诗是余靖在宋代所作,名为《寄题宝峰山玩云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学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指月犹为幻,玩云应强名。”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明月比作虚幻之物,而将游玩于云间的行为赋予一种高洁的名称。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玩云”这种行为的高度评价。
“遥思一雨润,能使六尘清。”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细雨的滋润,而联想到禅学中“六根清净”的境界。这里,“六尘”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感官所接触到的尘世之物,通过一场细雨的洗礼,使得这些尘世杂念得到净化。
“望岫幽人兴,观空达士情。”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体验。诗人仰望高远的山岭,感受到隐逸之人的生活状态;再转而观察虚空,这种行为让那些有志之人能触摸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和真理。
“何当扣禅闼,高论俯轩楹。”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进入禅定之境的渴望,以及在那样的状态下进行深邃讨论的愿景。“扣”字暗示了一种迫切的心情,而“俯轩楹”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低头沉思的姿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余靖以其深厚的禅理造诣和细腻的情感,将玩云之乐、观雨之情与高远的人生追求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然的哲思境界。
善贾不艺桑,巧宦不谋生。
念尔蓬荜士,终岁勤躬耕。
得牛若良仆,反视书剑轻。
不忍服车轭,讵肯供牺牲。
春日起农事,物命一夕倾。
问喘属何人,扣角罢歌声。
已荒长沮地,还伤田子情。
存殁归冥数,物我由来平。
何如舍此去,慷慨立功名。
圣贤不务稼,独能享大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