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出人境,舍舟登远峰。
林开明见月,万壑静闻钟。
拥烛明山翠,交麾动水容。
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逢。
野寺出人境,舍舟登远峰。
林开明见月,万壑静闻钟。
拥烛明山翠,交麾动水容。
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寺景象。开篇“野寺出人境,舍舟登远峰”两句,以动作引入场景,表明诗人离开了喧嚣的人群,乘船至一座远离尘世的山峰之上。这里的“野寺”指的是位于深山中的古老寺庙,而“舍舟”则显示了一种放下尘缘、向往清净生活的情怀。
接下来的“林开明见月,万壑静闻钟”两句,是对夜景的描绘。“林开”指树木稀疏,露出一线天光,而“明见月”则是说在这宁静的山林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夜空中的明月。紧接着,“万壑静闻钟”展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意境,万壑之间,只有寺庙钟声回荡,这种声音不仅是对耳朵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洗涤。
“拥烛明山翠,交麾动水容”两句,则是在描绘诗人与友人的相处情景。“拥烛”指的是在烛光之下,与“卢中丞”(诗中的陪伴)一同享受这宁静的夜晚。而“明山翠”则是对周围环境的赞美,表达了山色如翠玉般美丽。“交麾动水容”中,“交麾”可能指的是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而“动水容”则是说他们的友情就像清澈的流水一样,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最后,“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逢”两句,是诗人对这份难得的宁静生活和深厚友谊的一种自我反省与珍视。“如何”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朋友相守的不易和珍贵之感。而“股肱守”则是说要像守护手臂一样,珍惜这份难得的情谊。末句“尘外得相逢”,强调了在世俗纷扰之外,与友人相遇的幸运与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夜景和诗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生活态度。
江心系缆芦花渚,豚拜石尤燕作雨。
网玳钩贝客此湾,采菱拾芡郎何处。
隔江渔火点流萤,参差邻舟烟共语。
银涛拍枕梦骑鳌,胯下蓬莱欲轩举。
圣臣但攀若木枝,仙吏急索扶桑父。
两炬鸡犀代烛龙,溯流犁扶夜明府。
道士潜译火龙经,泾畔尺书传贵主。
乍闻风鬓牧雷霆,洞庭测怆钱唐去。
天门直者不可通,予为排闼致帝所。
遂命天工下沅湘,重补鹤楼提玉斧。
太白酒星抗手过,共踏芳洲和鹦鹉。
君著宫锦我绮裘,却泛秦淮访参虎。
咳唾六朝小晋吴,眼界金陵开万古。
榜人流喝扰龟兹,蓬头飒尔?
金鼓。
鸣籁吹竽打桨飞,追他百艘凌远溆。
燕矶霞顶两关情,望望钟山立天宇。
《江上吟(泊江洲守风,再宿乃发)》【明·文翔凤】江心系缆芦花渚,豚拜石尤燕作雨。网玳钩贝客此湾,采菱拾芡郎何处。隔江渔火点流萤,参差邻舟烟共语。银涛拍枕梦骑鳌,胯下蓬莱欲轩举。圣臣但攀若木枝,仙吏急索扶桑父。两炬鸡犀代烛龙,溯流犁扶夜明府。道士潜译火龙经,泾畔尺书传贵主。乍闻风鬓牧雷霆,洞庭测怆钱唐去。天门直者不可通,予为排闼致帝所。遂命天工下沅湘,重补鹤楼提玉斧。太白酒星抗手过,共踏芳洲和鹦鹉。君著宫锦我绮裘,却泛秦淮访参虎。咳唾六朝小晋吴,眼界金陵开万古。榜人流喝扰龟兹,蓬头飒尔?金鼓。鸣籁吹竽打桨飞,追他百艘凌远溆。燕矶霞顶两关情,望望钟山立天宇。
https://shici.929r.com/shici/4QcRIY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