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其八游资庆寺》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其八游资庆寺》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老衲深居湖上山,松扉斜掩磬声寒。

袈裟对客妨秋定,蔬笋开厨破晚餐。

未愧逡巡留偈子,自缘疏野恋蒲团。

归来烟月篇章富,乞与幽人得细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湖畔山中的老僧形象,环境清幽,氛围静谧。首联“老衲深居湖上山,松扉斜掩磬声寒”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老僧隐居的环境,松门半开,磬声悠扬,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感。颔联“袈裟对客妨秋定,蔬笋开厨破晚餐”则通过老僧接待来访之客的情景,展现了他生活简朴而充满禅意的状态,即使在秋日里也保持内心的平静,以素食招待客人,体现了佛教的慈悲精神。

颈联“未愧逡巡留偈子,自缘疏野恋蒲团”进一步揭示了老僧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追求,他不因外界的拜访而感到羞愧,反而乐于留下赠言,表达对简单、自然生活的热爱,对禅修的执着。尾联“归来烟月篇章富,乞与幽人得细看”则以老僧归来的场景收尾,烟月之下,他的诗歌作品丰富,寄希望于志同道合的隐士细细品味,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与世无争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僧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文学艺术的深情厚爱,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有怀金白屿大学次韵奉答

昼长池馆度薰风,荏苒韶华四月中。

离索总缘山水隔,起居犹喜雁鱼通。

逢人为诵诗篇好,忆面何当尊酒同。

独有清宵蝴蝶梦,频随残月过江东。

(0)

游小金山

登台再拜东坡老,醉眼睁看北斗标。

未信瘴乡生白发,独怜天下苦青苗。

寒云岛外横孤鹤,明月船头忆洞箫。

几度登临重怀古,清风吹送海边潮。

(0)

送郭廉宪笃周赴山东

青春千骑出东方,宪府高临列柏长。

赐履地仍齐尚父,赋游才冠鲁灵光。

岱宗半入彤帷月,沧海应飞绣斧霜。

计日盖公堂上客,召归端笏侍岩廊。

(0)

初秋尔雅堂社集

蒿径逶迤过草堂,雨馀林色入新凉。

溪通罨画双流玉,岸匝芙蓉半带霜。

近席群鸥窥染翰,诸山明月照飞觞。

雅游不少沉冥客,谁信郊园似辟疆。

(0)

环漪亭为姚太守继昭赋

麟符辞郡蚤,自昔按章才。

池沼怜幽胜,金绯独解回。

苇堤环浦过,竹籞傍林开。

渟水沧江入,移山积石来。

津通乘月舫,波绕钓鱼台。

何限清缨意,鸣驺莫漫催。

(0)

答尹昆润登海上洲见寄

谁期朱绂客,书札问抽簪。

云梦田非赐,王官谷自深。

隐招青桂长,禅悦白烟沉。

君傥还京阙,知予寄定林。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