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深居湖上山,松扉斜掩磬声寒。
袈裟对客妨秋定,蔬笋开厨破晚餐。
未愧逡巡留偈子,自缘疏野恋蒲团。
归来烟月篇章富,乞与幽人得细看。
老衲深居湖上山,松扉斜掩磬声寒。
袈裟对客妨秋定,蔬笋开厨破晚餐。
未愧逡巡留偈子,自缘疏野恋蒲团。
归来烟月篇章富,乞与幽人得细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湖畔山中的老僧形象,环境清幽,氛围静谧。首联“老衲深居湖上山,松扉斜掩磬声寒”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老僧隐居的环境,松门半开,磬声悠扬,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感。颔联“袈裟对客妨秋定,蔬笋开厨破晚餐”则通过老僧接待来访之客的情景,展现了他生活简朴而充满禅意的状态,即使在秋日里也保持内心的平静,以素食招待客人,体现了佛教的慈悲精神。
颈联“未愧逡巡留偈子,自缘疏野恋蒲团”进一步揭示了老僧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追求,他不因外界的拜访而感到羞愧,反而乐于留下赠言,表达对简单、自然生活的热爱,对禅修的执着。尾联“归来烟月篇章富,乞与幽人得细看”则以老僧归来的场景收尾,烟月之下,他的诗歌作品丰富,寄希望于志同道合的隐士细细品味,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与世无争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僧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文学艺术的深情厚爱,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