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镜惊霜雪,丝丝入鬓新。
忽思千古事,转虑百年身。
不老亦无术,长存自有神。
颜彭今日看,修短定谁真。
对镜惊霜雪,丝丝入鬓新。
忽思千古事,转虑百年身。
不老亦无术,长存自有神。
颜彭今日看,修短定谁真。
这首诗《发白》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与永恒、自然规律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首句“对镜惊霜雪”,以镜子为媒介,映照出岁月的痕迹,霜雪喻指白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惊讶与感慨。接着,“丝丝入鬓新”一句,既是对白发生长的生动描绘,也暗含着对时光流转、生命不断更迭的隐喻。
“忽思千古事,转虑百年身。”这两句诗将时间尺度拉长,从个人的百年生命扩展到历史的千年跨度,引发了诗人对千古往事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自身百年生命的反复考量。这种跨越时空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不老亦无术,长存自有神。”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探讨。诗人认为,追求永生或延缓衰老并无具体方法(“不老亦无术”),但生命的存在本身却有着某种超乎自然的力量(“长存自有神”),暗示着精神层面的永恒。
最后,“颜彭今日看,修短定谁真。”引用了颜回与彭祖的典故,颜回早逝,彭祖长寿,以此来探讨生命长度的不确定性。诗人似乎在说,无论是短寿还是长寿,最终的真相或许只有时间才能揭示。这一句不仅深化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也表达了对命运不可预知性的接受与平静。
整体而言,《发白》一诗通过对个人生命体验的细腻描绘和对宇宙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观和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