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艳歌行·其三》
《艳歌行·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南海一何长,明珠一何光。

大珠抵明月,小珠烛中堂。

洛阳发中使,明珠窃自伤。

没海采是珠,珠泪以从横。

持作木兰匮,送至洛阳宫。

后宫莫不叹,问珠从何方。

谁能复市此,隋侯与孟尝。

用玉绍缭之,黄金错其中。

缀之用翡翠,薰用苏合香。

本自南海珠,今为后宫珰。

(0)
鉴赏

这首《艳歌行(其三)》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海明珠的珍贵与流转,以及其在宫廷中的命运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华丽的文采。

开篇“南海一何长,明珠一何光”,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南海的辽阔与明珠的璀璨,引人入胜。接着,“大珠抵明月,小珠烛中堂”将明珠的大小与明亮程度进行对比,形象地描绘出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光芒,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明珠在不同场景中的价值与地位。

“洛阳发中使,明珠窃自伤”一句,巧妙地运用了“窃”字,不仅表现了明珠被强行取走的无奈与悲哀,也暗喻了权力与财富的不可抗拒性。接下来,“没海采是珠,珠泪以从横”更是将明珠拟人化,赋予其情感,通过“泪”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明珠在海洋深处被采集时的痛苦与不舍。

“持作木兰匮,送至洛阳宫”描述了明珠最终被制成精美的木兰匣,送往皇宫的过程,体现了其从自然到人工、从普通到珍贵的转变。而“后宫莫不叹,问珠从何方”则通过后宫女子的惊叹与好奇,进一步强调了明珠的非凡之处及其在宫廷中的独特地位。

最后,“谁能复市此,隋侯与孟尝”一句,借用了历史典故,将明珠与古代的贤臣相提并论,不仅提升了明珠的形象,也表达了对明珠价值的深刻认识与高度评价。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用玉绍缭之,黄金错其中。缀之用翡翠,薰用苏合香”等细节描写,展现了明珠在宫廷装饰中的奢华与精致,同时也暗示了其背后隐藏的权力与欲望。

整首诗通过对明珠的赞美与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与工艺之巧,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权力、财富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个体命运的无奈与挣扎。李攀龙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文学技巧,成功地将自然景观、宫廷生活与历史典故融为一体,创作出了一首富有深意与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赋荆门

黄鸟翻红树,青牛卧绿苔。

渚宫歌舞地,轻雾锁楼台。

(0)

金灯花

阑边不见蘘蘘叶,砌下惟翻艳艳丛。

细视欲将何物比,晓霞初叠赤城宫。

(0)

江边秋夕

千钟紫酒荐菖蒲,松岛兰舟潋滟居。

曲内橘香江客笛,字中岚气岳僧书。

吟期汗漫驱金虎,坐约丹青跨玉鱼。

七色花虬一声鹤,几时乘兴上清虚。

(0)

孤桐

疏桐馀一干,风雨日萧条。

岁晚琴材老,天寒桂叶凋。

已悲根半死,复恐尾全焦。

幸在龙门下,知音肯寂寥。

(0)

题弟暨述书赋后

受命别家乡,思归每断肠。

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

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

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

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

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

(0)

阳春曲

云母空窗晓烟薄,香昏龙气凝晖阁。

霏霏雾雨杏花天,帘外春威著罗幕。

曲阑伏槛金麒麟,沙苑芳郊连翠茵。

厩马何能啮芳草,路人不敢随流尘。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