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至临清感怀》
《将至临清感怀》全文
明 / 谢迁   形式: 古风

昔年送严君,清源舣舟待。

今日抵清源,独与妻孥会。

筮仕两还家,先后十七载。

光阴如转烛,不觉星霜改。

生还古所欣,今幸偶然遂。

家山望非遥,庭帏痛安在。

乡人誇昼游,吾心负莱綵。

临风不胜悲,客泪空银海。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迁的《将至临清感怀》,通过回顾过去与严君的分别,以及如今即将抵达故乡临清时的复杂心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亲人离世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首句“昔年送严君,清源舣舟待”,回忆起过去送别严君的情景,那时在清源岸边停船等待,预示着离别的哀愁。接着“今日抵清源,独与妻孥会”则描绘了诗人即将抵达故乡的喜悦,但同时又感到孤独,因为这次是与家人团聚,而非以往的离别。

“筮仕两还家,先后十七载”中,“筮仕”意为出仕为官,这里指诗人两次出仕并回家,共度了十七个年头。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生涯的回顾,同时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光阴如转烛,不觉星霜改”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飞逝,岁月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星霜更替,年华老去。

“生还古所欣,今幸偶然遂”表达了诗人对能够活着回到故乡的庆幸,这是古代人们普遍的愿望,而如今这个愿望得以实现,诗人感到幸运。“家山望非遥,庭帏痛安在”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与对已故亲人的怀念。虽然家就在眼前,但曾经温馨的家庭场景已经不再,亲人的离去让诗人感到深深的痛楚。

最后,“乡人誇昼游,吾心负莱綵”提到乡人夸赞白天游玩的景象,而诗人的心却因思念亲人而感到愧疚,无法享受这样的欢乐。“临风不胜悲,客泪空银海”则是诗人面对自然之风,内心涌起无尽的悲伤,泪水如同大海般无边无际。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时间、家庭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谢迁
朝代:明

(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
猜你喜欢

题磐庵作玻璃窗·其一

杜陵亦有天尺五,云母不似玻璃深。

西家钟鼓谩劳汝,我自书卷中晴阴。

(0)

送松上人西归兼呈去佞隐君子及其家贤子侄致驰仰之意去佞方舟之子松其侄

白云二十七,倒跨杨岐驴。

相当子岁年,力挽千乘车。

佛法全盛日,南方即吾庐。

后来凿空辈,一一人为徒。

诚负子远游,芒鞋费无馀。

百饥仅一饱,抱病几亡躯。

是病何所起,为药当何须。

不如速归休,问津于故吾。

方舟有家学,放光照西都。

寄声为多谢,勿谓今无书。

峨嵋旧时月,夜夜来东吴。

(0)

史太师入觐赐带以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为韵寄呈·其四

脩泉汲短绠,太山寄秋毫。

赤松未必尔,勇去还渠高。

(0)

题芜湖吉祥方丈小轩

低著疏篱宽著天,春风不撼楚江船。

无人为挂屋头眼,明日清明花可怜。

(0)

偈颂十五首·其二

六月初一,烧空赤日。十字街头,雪深一尺。

扫除不暇,回避不及。

冻得东村廖胡子,半夜著鞋水上立。

(0)

瘿庵座中赠程艳秋

瘿庵闲里说春明,不免当时月旦生。

似汝温柔风雅性,国中惭煞塞侯名。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