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向人间觅赏音,偶然冥想到山深。
芝兰自带烟霞气,鸾凤原无枳棘心。
一献已羞和氏玉,再来谁问伯牙琴。
栖栖负此拿云志,仍作当年抱膝吟。
久向人间觅赏音,偶然冥想到山深。
芝兰自带烟霞气,鸾凤原无枳棘心。
一献已羞和氏玉,再来谁问伯牙琴。
栖栖负此拿云志,仍作当年抱膝吟。
这首清代叶道源的《遣兴》诗,以寻找知音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首联“久向人间觅赏音,偶然冥想到山深”,写诗人长久以来在尘世中寻求理解和共鸣,而这种寻找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转向了宁静的山林之中。
颔联“芝兰自带烟霞气,鸾凤原无枳棘心”运用比喻,将芝兰和鸾凤比作自己,表达诗人希望自己如同自然界的仙草灵禽,拥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和不被世俗困扰的纯净心灵。
颈联“一献已羞和氏玉,再来谁问伯牙琴”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以和氏璧自比,表示自己的才华和价值,暗示即使初次展示已令人惊叹,但再无人能理解其深沉的才情,如同伯牙之琴,知音难觅。
尾联“栖栖负此拿云志,仍作当年抱膝吟”收束全诗,诗人感慨万分,虽然怀揣着凌云壮志,却只能独自吟咏,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寂的情绪,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坚韧的品格和对理想生活的坚守。
整体来看,《遣兴》通过寻觅知音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清高孤傲的人格特质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凌冬辞乡邑,盛夏滞京师。
戒途理舟楫,行行赴郊圻。
水宿淹宵晨,我思如渴饥。
江流汩滔天,逆浪愆还期。
况及陶嘉节,怅焉念旧畿。
游子自有怀,明发心不怡。
哀哀我二人,何由见容仪。
揆辰双讳届,旬日乃于兹。
沿流撷芳芷,欲荐不能持。
弥恨亘终天,悠悠当告谁。
怀禄既不逮,浮名空尔为。
誓将理素业,馌饷耕东菑。
出郭霜气微,孤村澹斜阳。
依依闻邻笛,我怀憯以怆。
眷彼同心人,胡为委山岗。
海国三千里,游魂归路长。
入门不见人,但见此黄肠。
旅葵蔓荒阶,枯藓上颓墙。
思子平生欢,微吟暗自伤。
蔬盘罗野簌,且复荐壶觞。
放声聊一哭,掩袂出长廊。
连岗径回复,踰洞复深广。
吐欱通元气,峥嵘擘仙掌。
嵌空石乳垂,注壑寒流瀁。
同游有二仲,俱抱烟霄想。
崖欹袅自攀,葛弱扪可上。
泠然发长啸,罡风来飒爽。
青莎匝径繁,红蓼沿溪长。
访道憩松阴,礼磬来方丈。
禅关如可托,于此契幽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