欃星现,分野在何方。
若是正临灾在即,忽然头尾也遭殃,仁德可修禳。
欃星现,分野在何方。
若是正临灾在即,忽然头尾也遭殃,仁德可修禳。
这首诗《兵要望江南(其十八)占星第十三》由唐代诗人易静所作,通过占星术探讨了天象与人事的关系。诗中以“欃星”为切入点,引出对灾祸与仁德的思考。
“欃星现,分野在何方。”开篇点明欃星出现,暗示着某种不祥之兆,但并未直接说明其位置,留有悬念,激发读者的想象。
“若是正临灾在即,忽然头尾也遭殃,仁德可修禳。”这句诗进一步阐述了欃星出现可能预示的灾祸,指出如果灾祸即将来临,那么不仅欃星本身,连同其影响范围内的事物也可能遭受不幸。在此背景下,诗人提出通过修缮仁德来化解灾祸的建议,体现了古人对于道德与命运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占星术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手段,探讨了自然现象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联,以及道德修养在面对困境时的重要性。它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宇宙奥秘的好奇与探索,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道德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