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辛丑三月十七日室人生日有感二首·其一》
《辛丑三月十七日室人生日有感二首·其一》全文
清 / 林则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敢将梁案举眉齐,家室苍茫感仳离。

度岭芒鞋浑入梦,支床蓬鬓强临歧。

剧怜草长莺飞日,正是鸾飘凤泊时。

婪尾一杯春已暮,儿曹漫献北堂卮。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的《辛丑三月十七日室人生日有感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变迁和人生离合的感慨。

首联“敢将梁案举眉齐,家室苍茫感仳离”,诗人以“梁案”比喻家庭的纠纷与矛盾,感叹在家庭的苍茫变化中,夫妻间的分离让人感伤不已。这里运用了借喻的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刻。

颔联“度岭芒鞋浑入梦,支床蓬鬓强临歧”,描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坚韧。他仿佛在梦中穿越山岭,脚踏芒鞋,尽管头发蓬乱,却依然坚强地面对人生的岔路口。这一联通过具体的行动和形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勇气。

颈联“剧怜草长莺飞日,正是鸾飘凤泊时”,对比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个人命运的飘零无依。春天草长莺飞的美好景象与诗人此时孤独无助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尾联“婪尾一杯春已暮,儿曹漫献北堂卮”,描绘了诗人面对春日即将逝去的无奈,以及家人试图慰藉他的场景。最后一杯酒饮尽,春天已经过去,孩子们在北堂为他敬酒,但这一切都显得徒劳无功。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家庭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亲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林则徐

林则徐
朝代:清   字:元抚   籍贯:晚号俟村老   生辰: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猜你喜欢

小湘峡

知是何山叠耸头,纵横直欲断江流。

看他峡内清清水,不到东溟未肯休。

(0)

题白沙节母受旌卷

总贺风声树一门,如斯母子白沙村。

却怜败壁寒帏下,多少贞婺欠此恩。

(0)

题西湖醉老卷

天地颓然一醉翁,眼拚花着耳拚聋。

却疑南浦频频酒,还记催诗入卷中。

(0)

过陈国宾园亭

偶过东湖日未斜,满城谁是辟疆家。

寻常杯酒还来此,指点春风几树花。

(0)

吉阳发舟晚抵鄱阳风涛汹涌

万顷波涛走巨艘,赓酬不暇骇吾曹。

天关地轴疑交转,河伯风师莫太劳。

气会江湖何振拔,势吞吴楚自呼号。

旷然心目增多少,俯仰斯游亦伟遭。

(0)

别舍弟克明

不作宗元别,宗元别易悲。

瘦躯犹怯病,殇汝尚含思。

老眼看时态,殷忧入腑脾。

百年能骨肉,贫贱亦何辞。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