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登峰顶思悠然,始觉城临沧海边。
水趁半江流缺月,塔将双笔写青天。
茫茫帆影随潮远,杳杳钟声带郭圆。
可是任蕃来宿后,独留诗句到今传。
一登峰顶思悠然,始觉城临沧海边。
水趁半江流缺月,塔将双笔写青天。
茫茫帆影随潮远,杳杳钟声带郭圆。
可是任蕃来宿后,独留诗句到今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山顶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首句“一登峰顶思悠然”,开篇即以“悠然”二字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登高望远,心旷神怡。接着,“始觉城临沧海边”,诗人由近及远,从山巅俯瞰,城市的轮廓与大海的辽阔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人类文明的渺小。
“水趁半江流缺月,塔将双笔写青天”,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流水比作追逐着半江的缺月,塔则仿佛是用双笔在青空中书写,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与天空的和谐之美,以及塔身挺拔入云的壮观景象。
“茫茫帆影随潮远,杳杳钟声带郭圆”,诗人进一步扩展视野,描绘了远处海面上的船只随波逐流,渐渐消失在视线之外的景象,以及海岸边寺庙中传来悠远的钟声,与四周的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最后,“可是任蕃来宿后,独留诗句到今传”,诗人感慨于自然美景的永恒与人类文明的短暂,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