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衣带水,无能测其源。
到今有遗恨,不得窥昆崙。
古人亦谬哉,飞波自天端。
太虚浩无际,元气为之根。
清浊一以判,卑高定乾坤。
谁云九天上,可使层波翻。
汉帝亦草草,西行使张骞。
黄河衣带水,无能测其源。
到今有遗恨,不得窥昆崙。
古人亦谬哉,飞波自天端。
太虚浩无际,元气为之根。
清浊一以判,卑高定乾坤。
谁云九天上,可使层波翻。
汉帝亦草草,西行使张骞。
这首诗《感兴二十一首(其二十一)》由元代诗人叶懋所作,通过黄河的形象,表达了对宇宙自然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黄河衣带水,无能测其源”,以黄河比喻为一条宽广的衣带,描绘出黄河的壮阔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对黄河源头的未知与探索的困难。接着,“到今有遗恨,不得窥昆崙”表达了对未能完全了解自然奥秘的遗憾,昆仑山作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山,象征着未知与神秘。
“古人亦谬哉,飞波自天端”则对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提出了质疑,认为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并非古人所能完全理解或解释。接下来,“太虚浩无际,元气为之根”赞美了宇宙的广阔与深邃,元气是万物之本,强调了自然界的内在联系和生命的起源。
“清浊一以判,卑高定乾坤”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中秩序的存在,清与浊、高与低的区分构成了世界的平衡与和谐。最后,“谁云九天上,可使层波翻”表达了对宇宙力量的敬畏,即使在九天之上,也难以控制自然界的波澜。
“汉帝亦草草,西行使张骞”以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事件,隐喻了人类对未知世界探索的艰辛与执着。全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无住著,老禅魔。欢喜少,恶性多。
三毒花中结苦果,蒺藜园里养蜂窠。
说调普贤卖白象,呼唤儿童填黄河。
戏弄南山老虎,踏翻北海沧波。
洗尽佛祖冤,法战罢干戈。
五千文字拭抹布,一会灵山粪扫箩。
谩将无义语,唱起阐提歌。
调古不堪听,声极透岩阿。能妙转,绝扪摩。
六用机中抽线,电光影里撺梭。
织成无缝袄,绣出没底靴。
三台舞罢呵呵笑,笑倒多年黑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