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以道荷叶浦》
《次以道荷叶浦》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向来曾爱叶田田,落日荷花拥棹前。

霜冷不移鱼世界,苇残聊作雁家缘。

诗狂顷刻成三首,懒病中间接四边。

除此今朝无别事,与君相就乐?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
sòng / zhāng

xiàngláicéngàitiántiánluòhuāyōngzhàoqián

shuānglěngshìjièwěicánliáozuòyànjiāyuán

shīkuángqǐngchéngsānshǒulǎnbìngzhōngjiānjiēbiān

chújīncháobiéshìjūnxiāngjiù{zuǒzhōuyòuguāng}chuán

注释
向来:一直以来。
叶田田:大片的荷叶。
落日:傍晚的太阳。
拥:环绕。
霜冷:寒冷的霜气。
鱼世界:鱼儿的生活环境。
苇残:芦苇枯萎。
雁家缘:大雁的临时栖息地。
诗狂:诗兴大发。
顷刻:片刻之间。
懒病:懒散疲倦。
相就:相伴共度。
翻译
我一向喜爱那满塘的荷叶,夕阳下荷花簇拥着船头。
寒冷的霜气并未改变鱼儿的世界,芦苇残败暂作大雁的栖息地。
一时兴起写下三首诗,懒散的身体间或也漫步四周。
今天除了这些,没有其他事情,只想和你一同享受这乘舟的乐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情趣。

“向来曾爱叶田田,落日荷花拥棹前。” 这两句诗设置了整首诗的情境,诗人历来喜爱那些如茵陈设的田野,那些在夕阳下的荷花,它们似乎围绕在诗人的周围,营造出一片宁静而美好的景象。

“霜冷不移鱼世界,苇残聊作雁家缘。” 这两句则描写了初秋时节的寒冷,水中的鱼儿似乎已经适应了这份清凉,而诗人却从破碎的芦苇中寻找到了与远方大雁相通的精神纽带。这里的“霜冷”与“不移”的鱼,以及“苇残”与“聊作”的家缘,都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力和情感联系的细腻观察。

“诗狂顷刻成三首,懒病中间接四边。”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创作热情,即便是在疾病缠身的时候,也无法阻挡诗思的泉涌。诗人以其特有的激情和创造力,将内心的情感和外在的景物融为一体,迅速完成了三首诗歌。

“除此今朝无别事,与君相就乐?船。”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除了与自然对话和创作之外,没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关注。诗人邀请友人一起登上“乐舟”,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与友共赏自然之美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示,构建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悠然的情感空间。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送蜀名父之子程刚仲世德擢甲科二首

一诵洋洋大对文,便知风骨是西人。
笔头重有千钧力,字面清无半点尘。
众羽群中鸣以喙,潜渊深处摘龙麟。
丈夫出处关初节,归去携名寿大椿。

(0)

送乡先生林{左虎几换鱼右文}磻黄石讲会

岁暮何时更远游,刘蕡下第我色羞。
阳春自古难为和,明月如今肯暗投。
宿诺不轻连璧友,新盟借重扞城侯。
九江傥拒鼋鳌饵,何处堪人钓钩。

(0)

送徐子学鲁赴梅教二首

九州四海尽同年,德行公居一棕先。
太学何蕃名籍甚,南州孺子道巍然。
此行莫笑儒官冷,立事须还晚节坚。
闻说青衿齐引领,灵砂转待丹铅穿。

(0)

挽郑昂叔珪母蔡夫人二首

钟秀端明裔,来嫔通德家。
早甘寒水玉,晚爱白莲花。
乐施阴功厚,回班庆事赊。
他年龙凤麓,曾典有光华。

(0)

挽平昌戴丞二首

文录传三昧,词坛白雪吟。
奇才困场屋,晚岁缀绅簪。
所历官虽小,去思人到今。
挂冠垂九秩,福善见天心。

(0)

为余君肃日严母夫人寿

曾向瑶池稳泛槎,眼看西母佩飞霞。
定分天地冲和气,来匹化侯富贵家。
熊胆课儿心苦淡,鱼轩锡命世荣华。
樽前何物堪为寿,笑指蟠桃几度花。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