岧峣金马在城东,黛色苍凉淡墨中。
画角声消残月白,阳乌影动早霞红。
梁王去国荒丘在,汉将开边古道通。
岂料长为南窜客,朝朝相对独为翁。
岧峣金马在城东,黛色苍凉淡墨中。
画角声消残月白,阳乌影动早霞红。
梁王去国荒丘在,汉将开边古道通。
岂料长为南窜客,朝朝相对独为翁。
这首明代僧机所作的《滇阳六景(其一)金马朝晖》诗,描绘了金马山在晨光中的壮丽景象。首句“岧峣金马在城东”以“岧峣”形容金马山的高峻,点明其地理位置位于城市东部,展现出山势的雄伟。接着“黛色苍凉淡墨中”一句,运用“黛色”形容山色的深邃与苍凉,通过“淡墨”二字,巧妙地将山色与水墨画相联系,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画角声消残月白”描绘了清晨时分,画角之声渐息,仅余残月悬挂天际,洁白如雪,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清的氛围。“阳乌影动早霞红”则转而描写太阳初升,其影动于天际,映照出一片绚烂的朝霞,色彩鲜明,充满生机与活力。
下半部分“梁王去国荒丘在,汉将开边古道通”两句,借古喻今,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提及,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现今变迁的感慨。最后“岂料长为南窜客,朝朝相对独为翁”则直抒胸臆,诗人自比为长期流离失所的南迁之人,每日面对此景,内心孤独而感慨万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与历史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草堂列仙楼,上在青山顶。
户外窥数峰,阶前对双井。
雨来花尽湿,风度松初冷。
登栈行不疲,入溪语弥静。
云能去尘服,兼欲事金鼎。
正直心所存,谄谀长自省。
适知幽遁趣,已觉烦虑屏。
更爱云林间,吾将卧南颍。
荒凉客舍眠秋色,砧杵家家弄月明。
不及巴山听猿夜,三声中有不愁声。
吟尽三更未著题,竹风松雨共凄凄。
此时若有人来听,始觉巴猿不解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