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斜舟近岸,竹外复芦中。
树袅屏中绿,荷愁镜浦红。
残霞犹眇莽,出月已空濛。
莫惜横烟住,孤吟荅露虫。
风斜舟近岸,竹外复芦中。
树袅屏中绿,荷愁镜浦红。
残霞犹眇莽,出月已空濛。
莫惜横烟住,孤吟荅露虫。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水上,夜幕降临之际的静谧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光影变幻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
首联“风斜舟近岸,竹外复芦中”,开篇即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风斜,暗示着夜晚的微风轻拂;舟近岸,则是舟行至岸边的场景。竹外复芦中,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竹林之外,芦苇丛生,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
颔联“树袅屏中绿,荷愁镜浦红”,继续深化画面的层次感。树袅,形象地描绘了树木在夜色中的摇曳之态;屏中绿,暗示着树木在夜幕下的绿影婆娑。荷愁镜浦红,则是荷叶在月光下泛起的红色波纹,仿佛荷叶在水中轻轻叹息,增添了几分哀愁的氛围。
颈联“残霞犹眇莽,出月已空濛”,将视角转向天空。残霞犹在,却显得渺茫无边,暗示着日落后的宁静与辽阔。出月已空濛,则描绘了月亮初升时的朦胧之美,月光洒在水面上,形成一层层轻纱般的雾气,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尾联“莫惜横烟住,孤吟答露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留恋。莫惜横烟住,意为不要因为夜色渐深而急于离去,应珍惜眼前的美景。孤吟答露虫,则是诗人独自吟唱,回应着露水中的虫鸣,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舟行水上、夜幕降临时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深斝垂灯,似前度、选梦江南时节。
蝉鬓低颤湘花,秋衫唾凉雪。
谁耐听、鹍弦醉里,更搀上、暗风呜咽。
楚客萍飘,吴娘絮泊,幽怨都揭。
且拚此、帘幕深沉,倚憨碧、娇红写春悦。
门外一川山影,弄疏云淡月。
三两树、凄乌断柳,拂画船、几缕烟结。
早又人醉香残,晓鸡催别。
襆被江楼聚。任纷纷、南归燕队,北还鸿侣。
樽酒倾谈吾愧老,心似摧秋凄雨。
复那有、春风娱汝。
十万黄金邀寸眼,算欢场、买怨多伧父。
湘幛底,柘枝舞。褰裳漫撷芳洲社。
更雕镌、兰苕病翠,胭脂痴虎。
倚笛吴山峰十二,城碧江青同妩。
写玉貌、明蟾三五。
我读离骚卿读七,恨不逢、击节桓宣武。
抽佩剑,白虹吐。
那人归后,路迢迢、水隔更兼山隔。
况我他乡,尚依人为客。蘼芜满陌。
已不是、向来浓碧。几许春光,斜阳送老,乌头啼白。
高楼梦回天已夕。记银屏掩笑,珠帐留舄。
涩尽筝丝,剩苍苔粘席。明蟾遥射。
换一种、可怜愁色。要不相思,偏听断柝,又闻哀笛。